开发区多措并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核心提示: 初秋时节,正在田间进行秋粮生产管理的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喜不自禁。他家农场的“前马陵味稻”牌大米继去年底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后,今年下半年又申请有机转换认证。而在其林村境内的嗨皮小猪农场,这里通过种养结合,一畦畦蔬果采摘基地,让农场变景区、田间成公园,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不断,而其利用丘陵岗地养殖的“谢根香土鸡”则远销上海、浙江等三省一市,打响了“一村一品”的靓丽品牌,成为引领当地村民共富的好项目……

打造东部生态宜居农旅环线 延链强链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持续推进富民强村帮促行动

开发区多措并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为开发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风貌 通讯员 开宣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刘仁洁

“绿色水稻才破口抽穗,还在地里长着哩,我就接到了客户预定新米的订单!”初秋时节,正在田间进行秋粮生产管理的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喜不自禁。他家农场的“前马陵味稻”牌大米继去年底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后,今年下半年又申请有机转换认证。而在其林村境内的嗨皮小猪农场,这里通过种养结合,一畦畦蔬果采摘基地,让农场变景区、田间成公园,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不断,而其利用丘陵岗地养殖的“谢根香土鸡”则远销上海、浙江等三省一市,打响了“一村一品”的靓丽品牌,成为引领当地村民共富的好项目……这是开发区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带来的新变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开发区坚决落实稳产保供责任,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积极推广高效、绿色农业,确保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684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3110亩,大豆播种面积3020亩,油料种植面积7703亩,蔬菜播种面积8708亩。另一方面发挥丹阳市齐梁茶林产业园区优势,积极发展东部生态宜居农旅环线建设。丹阳市齐梁茶林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规划面积2.1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36万亩。园区近几年依托省级丘陵开发项目,新建水泥路17.7公里,以及相配套的水利沟渠设施28.8公里;同时依托开发区农路提档升级工程,在园区内扩建吟春路、前宝线、张施线,三条路均为宽6米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已基本形成“四横三纵”的道路格局。去年成功争取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提升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包括2.474公里马相伯路至埤导线道路及园区大数据平台提档升级。新增开发区农业园区大数据页面,并开发数据后台。新增物联网企业一家,建设茶园物联网系统一家。扶持园区内绿岸、勤丰等龙头企业发展以青年创业为主题的特色文创园,通过短视频直播、俱乐部等形式,培育、孵化和鼓励年轻人创业。今年计划投资90万元对唐家村至埤导线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进入项目图审阶段。

如今,在开发区东部,从丹桂路向东-张巷特色田园村-南朝石刻-皇业寺-齐梁农业园自驾观光区-嗨皮小猪农场-黄连山登山步道-水晶山民俗馆-水晶登山步道(未来灰库大开发建设)-胡桥勤丰多肉种植体验区-凤凰湖公园-祈钦大、上湾环线自行车道-六都特色田园-夏墅古村落-马塘桥体育公园,通过以上点位的建设,以及对片区内两条主干道通港路、丹界路的进行绿化提升,以点串线,已形成了东部生态宜居农旅环线。

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开发区农业龙头企业众多,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1家(大亚圣象家居),省级5家(莲湖面粉、森林家居、华洪药业、颐和食品、香海琴枫)、镇江市级4家(练湖乳品、绿岸农业、华都生态园、金丹阳)、丹阳市级5家。经营范围覆盖了粮油、乳品、酒类、花卉苗木、木业加工、休闲农业等多个产业,带动各个产业的生产、加工、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全区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家庭农场27个。为发挥好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开发区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延链、强链拉长农业产业链。重点突出培育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同时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计划,鼓励人才回乡返乡创业,培育用好农村各类人才。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将课堂讲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圣象地板、肯帝亚木地板、丹阳黄酒、练湖牛奶、金丹阳黄酒、健宏堂花茶、男耕牌精米、品牛甲甲鱼、香依芙精油、谢根香土猪肉等,已成为开发区知名农业品牌。

全力保障涉农重点项目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才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目前,开发区实施的农业重大项目有6个,其中新建项目4个分别为:华洪药业投资3亿元占地100亩新建厂房购置设备,进行产能升级;黄连山森林步道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全长约4530米,包括登山步道、游客接待中心、民宿等建设内容。青龙山生物,投资3300万元,新建年产量100万只实验动物大小鼠、1.6万吨实验鼠饲料生产线及实验动物实验室项目。康大(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模式实验动物(兔及豚鼠)生产基地项目。续建项目2个,分别为投资1000万元的湾河河长制公园项目和投资2.5亿元的富民强村集中物业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升农业科技化、农业数字化水平。开发区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电商服务平台,配备完善的直播设备,免费为有需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播服务。借助做好电商专业技能培训,打造开发区多肉直播特色主导电商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电商助推乡村振兴作用,培育壮大电商主体,拓展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市勤丰花木种植有限公司网上年度销售427万元,金丹阳酒业有限公司年度销售额105.7万元,全区35个益农信息社服务站点开展便民服务,全年服务次数达3.5万次。新增3个有效物联网设备采集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持续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近几年来,开发区积极发挥各村(社区)乡村振兴“书记领航”项目作用,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桥村利用“书记领航”项目,开发“三桥网红夜市”,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的房租收入。加大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人才顾问团和乡村振兴领航员,对河阳、前艾2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加强指导帮扶,争取2025年这两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超过80万元、稳定性收入不低于120万元的总目标。

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三农”高质量考核方面还存在一定指标差距和薄弱环节,下一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开发区将出台富民强村具体工作措施,对2个经济相对薄弱村项目落实绩效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和自评。鼓励经济相对薄弱村用财政资金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以此来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或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提升。在试点“车站+东青”“高楼+前艾”抱团建立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的基础上,推广互助合作经验,建立更多的联合体党委,发展村村联营产业模式,共享富民成果,助推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确保全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78.32%以上。大力推进品质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用新科技新技术提高农业绿色化水平。加快推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尽快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大部分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做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让开发区乡村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和美乡村不断焕发新颜。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