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培育新质生产力“急先锋” 做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开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细“园区建设提升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做强配套支撑、构建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为国药(丹阳)产业基地。

图为创力电梯生产车间。通讯员 开宣 摄

本报讯(通讯员 开宣)聚力攻坚重大项目、优化营商“软环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今年以来,开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细“园区建设提升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做强配套支撑、构建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的精气神和稳扎稳打、打好头阵的奋进状态,精准服务企业发展,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项目招引掀起新热潮。开发区健全招商队伍,从经济部门、专属园区优选人员配强招商力量,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探索招商人员薪资改革,确保招商队伍人岗相适、薪酬匹配、动态调整。明确招商方向,紧盯新材料、生命健康、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精准强链、延链、补链,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重点发力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细分领域强的好项目和集群带动强的大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招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半年,开发区完成项目签约16个,总投资82.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重点储备项目超15个,总投资超百亿元。今年以来,先后举行药品耗材数智一体化管理项目签约、生命科学大健康产业链论坛等项目招引签约活动,并联合辐射带动园区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区镇联动、园区联合推动项目招引建设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取得新实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做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项目“招引、审批、建设、服务、评价”全链条畅通、全周期服务和全要素保障,进一步细化优化经济部门权责清单和服务流程,确保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达效。今年,开发区共有镇江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47.5亿元,其中14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12个,上半年完成投资31.98亿元,投资完成率超任务序时17.3个百分点;完成列统投资额28.63亿元,列统率达89.54%。今年以来,开发区紧抓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优化帮办代办和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明月、天宏、全真、创力、富联等超10个项目即将挂牌。

服务企业拿出新举措。建立“企服月历”制度,每月初在开发区微信公众号发布当月及全年开展的国家、省、镇江市、丹阳、开发区各级各类惠企政策、申报事项和对企活动,并细化至具体流程、时限、申报要求及对应科室,便于企业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以及事项联络单位,有效减少企业重复跑腿,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今年以来,联合金融机构、科技镇长团走访规上企业累计50余家,及时宣传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政策,为企业开展“一对一”科技政策辅导。开设开发区“专利超市”,打造丹阳地区首家为专利申请者、持有者及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网络平台,进一步优化专利信息检索、申请及交易服务,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企业培育获得新突破。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优龙头企业、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现有基础强、产业层次高、发展势头好的主导产业项目和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进程,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推动企业破题寻链、梯级成长。今年以来,圣象实业、大亚人造板、鱼跃凯立特、视准医疗器械、华燕船舶装备等12家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车间,1家企业申报5G智能工厂。全区规上企业研发占比显著提升,研发费用总量较2023年提升10%以上。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再创新高,其中“金山英才”申报数量达11人,为历年来最高。

承载能力得到新提升。纵深推进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工作,以空间整理、配套升级、智改数转等工作为重要抓手,深度重塑园区载体。坚持规划引领,组织编制老九曲河以东片区详细规划,完成10个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加快重点园区综合配套升级,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园道路二期工程、精密制造产业园核心区道路工程及生命健康产业园、大亚木业园、拆迁安置园等重点片区供电外线项目,完成沃特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泰山溢洪河企业排口支干管工程,协调做好新征地项目前期土地、规划、管线服务工作,为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提供硬件支撑。大力开展“敢丹当”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工作,综合运用资产重组、项目招引、清算退出、引入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变“休眠资源”为“发展动能”,在去年盘活843亩闲置低效土地基础上,今年以来,新增盘活闲置低效土地450亩,进一步拓宽项目承载空间。

社会稳定凸显新担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探索“党建+网格+多元自治”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综治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衔接联动,集成多种调解方式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实现39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深入开展社会面小场所“1+3+N”体系建设和“4+5”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区火灾事故同比下降25%,安全生产形势不断优化。认真抓好上级督察交办环境问题整改,完成40家树脂镜片企业固废专项处置检查、22家企业雨污分流整治和109家企业涉磷规范化整治。健全安全环保长效监督管理机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稳的底板。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