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疏导点为丹阳文明城市添温情

核心提示: 只见一个个便民疏导点一字排开,有缝补衣服的,有修车的,有修鞋的,有专修拉链的……每个疏导点上方都挂有一块蓝色的小牌子,上面有编号和服务项目,不时有市民在摊位前等候。高峰时更是“烟火气”十足,彰显了丹阳这座文明古城的民生温情。

化解城管“堵点痛点” 呵护古城“烟火”气息

便民疏导点为丹阳文明城市添温情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晓丽 王剑)立秋时节,尽管暑热未消,但记者在云阳街道南门大街开泰桥边的一堵围墙边,看到的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见一个个便民疏导点一字排开,有缝补衣服的,有修车的,有修鞋的,有专修拉链的……每个疏导点上方都挂有一块蓝色的小牌子,上面有编号和服务项目,不时有市民在摊位前等候。高峰时更是“烟火气”十足,彰显了丹阳这座文明古城的民生温情。

在这条几十米长的路口,不管有没有生意,这些手艺人都坚守在这里。一个戴着老花眼镜、脚踩缝纫机的老师傅正弯腰专心致志地缝补着衣服。他一边移动着需要缝补的位置,一边和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自己今年70岁,老家在延陵镇,19岁就开始上门给人家做裁缝了,如今和老伴都住在丹阳城里。近期持续高温,他早上6点多钟就出摊了,大概10点半左右收摊,下午一般就不出来了。“出来摆摊,主要想利用自己的传统手艺补贴点家用,同时还可以给附近的市民群众带来便利。再说,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是蛮好的。”老人家乐呵呵地说道。

正在隔壁帮人修鞋的61岁的蔡师傅告诉记者,30多年前,他从金坛来到丹阳,为了生计,就买了一台修鞋机,四处闯荡,干起了修鞋行当。由于近几年丹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加强,加上自己并没有固定摊位,做这种小生意常常要“东躲西藏”,整天提心吊胆。“现在好了,城管执法大队为我们这些流动摊点开设了固定便民疏导点,我们可以安心做生意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城管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老蔡的脸上充满了感激之情。

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一些流动小摊小贩迫于生计,往往跟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执法人员前脚刚走,他们后脚立马回到原先的地方占道经营,令执法部门颇为头疼。为有效解决便民、惠商、管理三者之间的矛盾,保护传统手艺,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本着疏堵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城管“敢丹当”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推进便民疏导点建设,通过综合施策、分类整治,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全面向好向善,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正在等待更换拉链的附近居民束腊英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就住在附近的金香花园小区,以前我们修修补补都很花费时间,不容易找到这些流动小摊。现在好了,有了便民疏导点,既缓解了占道经营问题,又方便了周边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还解决了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计,真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据了解,设点初期,执法人员全面摸排,并进行现场勘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提出对策。同时邀请相关摊主座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选定疏导点设置地点。目前,城区共设置了23处便民疏导点和22处放心早餐点,有效提升了城市“烟火气”,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城市更有温情、更有活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执法大队一方面统一制作便民疏导点信息卡,明确具体位置、经营户信息等;增强摊主规范经营意识,严禁随意占用车道、乱堆乱放、妨碍交通、叫卖扰民等行为。另一方面,落实相关执法人员定点管理,强化疏导点巡查力度,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督促疏导点经营户自觉遵守市容管理规定,做到“文明经营、人在地净、摊撤场清”。

“我们将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让人气‘聚’起来,小街小巷‘火’起来,财气‘旺’起来,市民群众‘笑起来’,不断推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还将为部分符合条件的便民疏导点统一安装半封闭的棚亭,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之家”,让这些经营户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都能做到正常营业。同时,进一步优化调整和增设修车、修鞋、配钥匙、缝补等各类便民疏导点,做到“繁荣”“市容”两相宜,让“烟火气”成为丹阳的文明底色。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