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天气,前往这些地方旅游要当心!

核心提示: 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处于登革热流行期,如计划前往旅游,要做好充分准备!

现在正值暑假,许多市民都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有的家长表示:“孩子平时上学不容易,趁暑假就带娃出去旅游旅游,放松一下吧!”于是,个个在家做攻略——旅途中的吃喝住行样样都在计划之中。丹阳疾控提醒:制定旅游攻略,记得了解一下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处于登革热流行期,如计划前往旅游,要做好充分准备!

哪些地方是登革热高疫区?

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目前,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拉圭等国都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

今年以来,有多个国家登革热病例数已刷新历史记录。受其影响,我国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登革热病例发生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病例数也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前往登革热高疫区要做哪些准备?

登革热属于蚊传疾病。当前正处于蚊虫活跃期,前往上述国家和地区旅游,要注意: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疫情流行状况,尽量避免夏季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旅行前做好防护准备。应准备宽松、浅色长袖衣裤,以及含有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旅行途中注意预防登革热

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旅途中应做到:在外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使用驱蚊液涂抹裸露皮肤(一般驱蚊持效不低于4小时)。住宿应选择纱门、纱窗及蚊帐等防护设施齐全的酒店或民宿,房间应关好纱门、纱窗,婴儿床和婴儿车也要装置蚊帐。房间内可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具体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丹阳有伊蚊吗?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为摸清丹阳蚊类种群和季节消长规律,市疾控中心常年开展蚊密度监测工作。监测发现,我市存在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具备登革热传播条件。为及时掌握我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情况和密度水平,及时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市疾控中心每年5~10月还专门针对伊蚊开展专项监测。

近五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市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在7~8月达到峰值(7.00~14.00)。若在此期间调查区域出现登革热输入病例,则存在登革热传播甚至暴发风险。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人通常在感染登革病毒后5~9天出现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常持续一周不退。三红:面红、颈红、胸红。三痛:头痛、眼眶痛(感觉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关节痛(腰酸背痛)。皮疹:四肢、躯干、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出血现象:个别患者在发烧5~9天后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有无针对登革热的疫苗和特效药?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

接诊发热病人 建议多问一句

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如接诊医生遇到发热患者,建议主动询问其境内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郭礼梁)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