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菇二代”接续升级菇产业

核心提示: 菇二代、90后、公司总经理……属于梅柯的“标签”有很多。2019年,梅柯带着技术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皇塘镇,在这片有着悠久菌菇种植历史的土地上书写起食用菌产业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邹亚俊 桂祉越

菇二代、90后、公司总经理……属于梅柯的“标签”有很多。2019年,梅柯带着技术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皇塘镇,在这片有着悠久菌菇种植历史的土地上书写起食用菌产业的新篇章。

记者见到梅柯时,他正在菇房内采摘客户预定的草菇。谈起为何会从事菌菇种植,梅柯笑称是遵循了儿时的梦想。“皇塘镇菌菇种植历史悠久,我母亲在1995年就开始种植菌菇了,我就是在菌菇房里长大的,从小就对菌菇有着浓厚的兴趣。”梅柯说,小时候,他时常跟随父母进菇房,里面有用木料、竹竿做的菇架,菇架上整齐地码放着甜睡的菇棒,菇棒上规则地打着眼,眼里点上菌种,盖上木盖封眼,或用蜡封眼,经过半年的孕育,菇朵“破茧”而出,很是美丽,母亲每次见到这朵朵菌菇,脸上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正是因为从小对菌菇的喜爱,上大学时梅柯选择了农业相关专业,大学毕业后又到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从事食用菌研究与学习。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2019年,“取经”回乡的他创办了蕈茂食用菌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草菇种植,当起了一名“新农人”。

创业艰辛,谈何容易。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对菇房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有充足的肥料,对生长环境的湿度、温度和光照都需要严格控制。一开始单种植温度控制这一块,就给刚入行的梅柯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刚开始是采用传统菇房种植,温度很难把控,要么不出菇,要么出菇品质差。”为了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梅柯一边在家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地操控每个生产环节;一边外出奔赴菌菇种植先进地区观摩学习。2020年,他投资500多万元引进了全新的菌菇栽培设备,建立起了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草菇栽培房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等食用菌生长因子全程实现在线监测和智能化管理调控。“现在草菇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每平方米出菇7斤左右,高品质菇的占比也较之前提高了四成。”

新设备的投入加上踏实勤奋,让梅柯的菌菇种植迈上了快车道。经过几年的发展,蕈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已达50多亩,智能化菇房10000余平方米,年产食用菌500多吨。菌菇的品质也得到市场认可,公司的草菇在常州凌家塘市场十分受欢迎,每天供不应求,去年产值达到了830万元。

公司的发展壮大,也让周边的乡亲受益良多。蕈茂食用菌草菇种植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就业,辐射推广服务周边种植面积300多亩。“我在这边种植基地工作,每个月能多几千元收入。”农户老赵说。

“我把小时候的这份喜爱和兴趣转化为长大后的事业,是我对家庭的一种传承和自己作为新农人的一种突破。”梅柯说,未来他将继续冲锋在菌菇产业第一线,扩大种植规模,以自身发展示范带动更多感兴趣的农民从事菌菇种植,为更多菇农致富贡献力量,带动大家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