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张阳阳 有文慧
在云阳街道横塘村有甲自然村有一对老夫妻,每天早晚都会相伴在村里散步。妻子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右手拽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她的左脚脚背上。只见她走路时微侧着身子,右腿先迈出,再借助右手的力量拉动绳子提着左脚往前,如此艰难地踏出一步。高她一头的丈夫默默护在一侧,陪着妻子慢慢向前挪步,见她吃力则搀扶一把。
丈夫叫有和连,妻子叫陈友梅,两人是同龄人,今年都是76岁。二十八年前,陈友梅因中风导致左侧肢体瘫痪。在经历了一场大手术以及漫长艰难的康复训练后,她才重新学会站立和走路。但因身体机能受损,陈友梅的行动能力、语言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害。从此,有和连便成了她的贴身“拐杖”。
有和连记得,妻子出事那一年儿子22岁,刚定了亲事没多久。那是一个傍晚,正看着电视的妻子突然晕倒,是儿子发现了把她送到了集镇的医院。“我那时在外面打工,接到消息后就赶紧回来了。”有和连说,妻子有高血压的毛病,但一家人都没当回事,没想到会引发中风。镇上的医院检查后告知陈友梅的情况很不乐观,建议转到大医院治疗。第二天一早,有和连把妻子转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
在江滨医院,陈友梅住了50天,右边大脑开了一刀,20天以后才苏醒、恢复意识。多年后,妻子住院期间自己心里的焦虑、紧张和不安,对有和连来说,还是像昨日般清晰。他很庆幸妻子闯过了手术关,但他也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挑战在等着他们。
手术成功了,但清醒过来的陈友梅发现自己左边身体失去了知觉,手脚无力,说不了话,坐都坐不起来,只能躺着。出院回到家后,她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尤其是亲朋好友来看望她,叮嘱她放宽心多休息,她却控制不住地直淌眼泪。
接受这个因病行动受限的陌生的自己,无疑是陈友梅的新功课。而照顾好患病不能自理的妻子,也是作为丈夫的有和连的新任务。他让儿子放宽心,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他让妻子不要担心,一切有他在、有他扛。他对陈友梅说:“我们结婚这么多年,洗衣做饭、照顾小孩、打扫卫生全是你一手包办,还要下地干活,辛苦了。现在换我来照顾你。”
给妻子按摩手脚、抱着她上下床、抱着她上厕所、擦拭身体……有和连像对待初生婴孩般悉心照料着陈友梅。尽管这些事他一开始并不熟练,但慢慢地越做越好,而妻子的身体也慢慢有了向好的变化。一个多月后,她渐渐地能坐了。
这时,有和连打听到吕城有个乡村医生对改善中风偏瘫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办法,他便带着陈友梅奔波前往。“医生建议我要带着友梅多走走,多锻炼手部、腿部肌肉,也是这个医生建议拿根绳子绑在友梅脚上,帮助她练习走路。”有和连说,从那以后,绳子便成了妻子的第三条“腿”。他则天天陪着妻子在村里练习走路。
最初,在有和连的搀扶下,陈友梅只能在家门口走几步,后来慢慢能走到村道上,再后来能走到村口的国道边。“每天饭前饭后我们俩都要出去走一趟,一天要走六趟。这些年友梅脚上的绳子不知道拉断了多少根。”有和连说,外出走走让妻子因生病累积的抑郁情绪得到了释放。他能感到妻子的心情放松了,走在路上遇到相识的人跟她打招呼,她能微笑回应。不仅如此,妻子慢慢地能开口说话了,尽管吐字不那么清晰,但至少能跟人交流了。
看着妻子努力锻炼、鼓起生活的勇气,有和连更加坚定了要把妻子照顾好的决心。妻子生病后他就不再外出打工了,形影不离地照顾她,去集镇买东西、去自留地里种菜都要挤时间、掐着点,不过难免有疏漏的时候。有一次,他到自留地里干活,等他回到家时,发现原本安坐在椅子上的妻子摔倒在地上,脸上、手上都擦破了,裤子也湿了。原来,陈友梅想要上厕所,她准备从椅子里起身的时候重心不稳摔倒了,趴在地上爬不起来,还不小心尿裤子了。有和连既心疼又自责,赶紧把妻子搀扶起来,给她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物。
“友梅左半边身体没有知觉,靠人搀着,能走一走。但她腿脚不便利,容易摔倒,上厕所、洗漱这些事情更是要人帮忙。”现实再一次告诉有和连,陈友梅身边离不开人。这之后,他每次下地干活都和妻子约定好时间,快去快回。他买来一块手表,放在一张小板凳上。不论陈友梅坐在哪里,小板凳和手表就放在她的对面,她一低头就能看到时间。记者采访的时候,陈友梅坐在椅子上,她一边听丈夫说话,一边时不时地看看手表。“这是第四块手表了,前面已经用坏三块了。”坐在她身旁的有和连笑着说道,“看到时间,她心里会踏实一些,不然她会烦躁,特别是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听到丈夫这么说,陈友梅不好意思地笑了。
照顾妻子这么多年,有和连晚上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天夜里至少要起身三次,有时是抱妻子下床上厕所,有时是查看妻子是否睡得安稳。随着年岁渐长,他发现妻子的身体状况在退化。“早些年,我陪着友梅能走到村口的国道边,现在走不了这么远了,稍微走走,她就没力气、腿发软了。”有和连说,变化的还有胃口,虽然妻子一直饭量不大,但近几年吃得更少了,烧一个荤菜两个人能吃好几天。
在城区工作生活的儿子记挂着父母,每周都会买些水果、日用品等回乡看望老两口。儿子也不止一次地劝说父亲带着母亲到他家里住一阵子、换换心情,顺便逛逛丹阳城,都被老父亲拒绝了。有和连每次都会对儿子说:“你妈妈离不开人,你和儿媳妇白天上班,我不放心把她一个人放家里自己出去逛。再说住在小区里,上楼下楼没那么方便。住在村里,我们俩还能在门口踱踱步,邻居也会来串门,陪你妈妈说说话。”
二十八年来,有和连没有逛过一次丹阳城,连去横塘集镇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偶尔出门,他也惦记着妻子,事情办完很快回家。相比自己生活上受到的限制,有和连更心疼妻子身心承受的苦痛。“友梅是病人,她是最遭罪、最受苦的那一个。我没办法分担她身体上的痛苦,只能在旁边给她一些陪伴和安慰。”对于丈夫这些年的付出,陈友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讷于表达,但她看向丈夫的眼神始终充满了爱意。
两人已携手走过了五十多年风风雨雨,而随着年纪一年年增长,有和连有时也会忧心,以后自己没有力气照顾妻子了怎么办。但更多的时候,他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体力还跟得上,抱得动友梅,安安稳稳过好两个人的日子没有问题。”有和连轻轻地摩挲着陈友梅失去知觉的左手,两人相视而笑,像是在为彼此打气、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