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郦金兰
新疆生产的碧绿的葡萄干,肉厚筋道,甜而不腻,酸而不涩,回味无穷,有着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大家的喜欢,小外孙也不例外。因为葡萄干味太甜浓,又因为孩子太小,就不想给小外孙吃。可是他已经学会寻找他稀罕的、想要吃的东西,一旦他知道好吃或者想吃,便会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动动小脑子想方设法得到,从而美美地开始品尝人间美味。因此为了葡萄干在家里上演了一出未经排练、原汁原味的童戏。
撕扯牛皮纸袋。葡萄干原本在客厅的茶几上随意地放着。因为包装袋还没有拆封,不担心宝宝能够拿着吃,况且他还不知道这东西好吃。一次,宝宝悄无声息地伏在茶几上吃什么,女儿过去一看:“呀,宝宝竟在吃葡萄干。”谁知他拿起了整包葡萄干拼命拉扯,竟把葡萄干牛皮纸质包装袋撕了开来。他虽然还小,但想吃的撕力已经大于牛皮纸的封力。他散开葡萄干就吃,开始尝到了甜的味道。葡萄干被女儿藏到了我的房间。
抢吃葡萄干。宝宝尝到了甜头,欲罢不能。在我不经意间,他又在我的房间里找到了葡萄干。小小年纪的宝宝眼睛转溜溜,忽然眼睛发出欣喜之光,明显他已经发现了它,并说:“婆婆你出去吧。”小精灵命令我出房间。我知道他已经懂得我会干扰和阻止他吃。我没出去,小家伙竟在我的眼皮底下,瞅准机会,眼明手快抢到了葡萄干,抱着它赶忙笃笃跑出我的房间去了。我连追带赶去拿葡萄干,他已经跑到了客厅的沙发上。宝宝用整个身体压住葡萄干,立即用白白的小手从口袋里抓了一把出来,未料撒在了带缝的木制沙发上和地上。我赶紧捡拾,大部分被我没收。但仍有少量的被他很快塞进了嘴巴,有趣的无奈。还有两颗夹在沙发缝隙中,我因掏不出来,也就随它去了。
掏摸沙发底下的一颗葡萄干。就因为随它去更精彩的好戏来了。宝宝小嘴巴先是有滋有味嚼着抢到的葡萄干。吃完后小眼睛盯着沙发缝隙中的两颗。其中一颗很快被他细细的小手指抠了出来。我惊叹,真的服了他抠葡萄干的认真和本领。他取到了这颗葡萄干很快又塞进了他的小嘴巴。看他吃得开心的样子,我想他一定感觉很甜,吃得很爽,我的心里也充满着甜味。嚼完,宝宝的小眼睛又盯上了另一颗。我当时不知道他趴在地下干什么,忙问:“你找什么呢?”宝宝回答“下面有。”我附身一看,沙发底下果真有一颗葡萄干。这颗可能因为体积小一点,被他掏掏,掉到了沙发底下去了。只见他胸部贴地,四肢趴着,小头抬着,眼睛盯着,拼命地将右手伸进沙发底下,努力地捣鼓着,可怎么也摸不出来。我一看这镜头惊呆了,心疼了。
帮宝宝掏葡萄干。宝宝为了这颗葡萄干,如此追求,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还要千方百计躲避我的干扰;而我是极力在阻碍他的好奇,阻碍他的童心,阻碍他的美好。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心酸,像做了一件错事般的自责。不管怎么样,我不想再为难他了,并决定帮助宝宝拿出那颗葡萄干。我像他一样五体投地趴在地下,伸出比宝宝长的手臂,从沙发底下捡起了这颗葡萄干。爬起,在自己衣服上擦擦灰尘交给了他。宝宝一边吃一边朝着我笑,这笑清纯无邪,美得可爱,美得动心。
童戏结束了。小外孙为了想吃葡萄干,为了品尝人间之美食,天真,快乐,追求,智慧,真好,真美。这出戏留给我一个纠结:如何科学正确地带好小外孙,引导孩子,既要保护好小外孙的身体健康,又要保护好小外孙宝贵的童心、童趣,配合其妈妈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一个好孩子,我真有点蒙。放开吧,怕惯坏了孩子;严格吧,于心不忍又怕伤害了孩子的童心。我想此时要是儿童心理专家李玫瑾在现场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