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倡议社会行动起来,普及各种肝炎的防治知识,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保护肝脏功能、降低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之分。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害等。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原学分类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二、甲型和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无症状感染常见,有症状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多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预防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饮生水,不吃生食、餐具严格消毒,防止“病从口入”,接种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
三、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母婴和性传播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重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约80%在5年内发展成肝硬化,少部分可转为肝细胞癌,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预防和规范治疗乙型、丙型肝炎的感染意义重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1.输入被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或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如经静脉或肌肉注射毒品等);2.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侵入性检查/手术器具或美容器具(如文眉、文身、割双眼皮、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其他可能造成皮肤或黏膜微小伤口的物品;3.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4.携带病毒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四、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预防。乙型肝炎的预防:1.加强健康防范意识、尽量杜绝出现上述传播途径中的高危行为。2.女性怀孕过程中要筛查乙型、丙型肝炎,孕期和婴儿出生后可以开展母婴阻断治疗。3.全民接种乙肝疫苗,已纳入我国国家疫苗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中。丙型肝炎的预防:目前尚无投入使用的丙肝疫苗,需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其他措施来有效预防丙肝病毒传播。
五、查出肝功能有问题怎么办?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检测出肝功能异常的情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面对肝功能报告中异常的指标惊慌失措。专家建议不要着急,做好以下这6点,让肝功能恢复正常并不难。
1.明确病因。常见的肝炎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服用了有肝损作用的药物、接触了有肝损的毒物和不正规的“保健品”、过度饮酒、脂肪肝、代谢性疾病等,切忌病因不明情况下的盲目治疗,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延误病情。2.正规治疗。当肝炎发生时,规范治疗和规律随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慢乙肝患者的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不少患者常不遵医嘱,擅自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造成肝炎的停药后反弹,甚至发生致死性的肝衰竭,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患者一定要做到规范化治疗和规律的门诊随诊,以便专科医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3.饮食均衡。肝病发生后,不仅要积极治疗,还要注意健康饮食、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坚持热量适中的优质蛋白饮食,避免食用不新鲜、辛辣、腌制和发霉食物。4.劳逸结合。睡眠期间是肝脏充分休息的时间段,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年累月地加班,休息时间不够,肝功能容易出现异常,因此要避免长期过度劳累,感觉身体不适时要放下手头的工作,让自己休息一下。很多患者的肝病加重是过度劳累或者熬夜所诱发的。还有很多人习惯性晚睡,玩手机到深夜,第二天疲惫不堪,长此以往身体很多脏器机能都会出现问题,包括肝脏。5.合理用药。很多药物是存在肝损害的,用药时一定要把握好药物的适应证和正确的用法用量,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肝功能损伤的药物。如无法避免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检测肝功能的变化,如出现肝损应及时停药。6.远离酒精。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说,应禁止饮酒。研究表明,戒酒4~6周后,肝内沉积的脂肪肝就会有很大程度缓解。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