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有感

核心提示: 老伴风湿病复发,住院治疗了一个多礼拜。在老伴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我作为陪护,闲下来与同住一室的几位农村老年病友聊天,听了她们的状况颇受触动。

■王成川

老伴风湿病复发,住院治疗了一个多礼拜。在老伴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我作为陪护,闲下来与同住一室的几位农村老年病友聊天,听了她们的状况颇受触动。

我们刚进病房一会儿,家住珥陵的茅大妈在儿子女儿的陪护下按护士指定睡在我们旁边的床位上。年近八旬的茅大妈性格随和,说起话来不快不慢,老伴四年前过世,近日手腿关节炎发作疼痛难忍,子女赶紧送她到市院治疗,头两天做裁剪的儿子日夜陪护在母亲身边倒水打饭细心照料,搀扶到各处拍片检查,夜里和衣伏在床边打盹。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也时常打来电话问候母亲病情。随后几天女儿每天烧好老妈喜欢吃的饭菜,从城郊的朱家村骑电动车赶送到医院,陪老母亲一同就餐聊天解闷,外孙女、外孙女婿带着女儿也给老人送来慰问品,让老人住在医院也感受到了儿孙辈的孝爱之心,住院费用也由子女承担,出院后儿子还准备在家门口放鞭炮欢庆母亲顺利归来。

家住河阳新村的蒋大妈是市院的老病号,患血液病体重瘦弱到只有80多斤,每当身体乏力时就要住院输入一次血,需输进的血又不能报销,每次都要自费一万多元,老伴几年前就中风,除了国家发的一点农贴,家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次住院花费的医疗费,都是开公交车的儿子为她支付。儿媳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早上起在肯德基工作八小时,每小时20元工资,下班后赶到司徒眼镜厂上中班,天天如此二班连轴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除了照顾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一心只想把上中学的儿子培养好让其今后有个好工作。他们家原是平房,拆建河阳新村后换置了两套房,开始时老两口与儿子一家各住各的,她和老伴生病后,为便于照护他们生活,儿子主动与他们住到了一起。这一家人虽然生活得艰辛点,但儿子儿媳对老人很孝敬,家里流淌着满满的暖意。

脸形初看有点貌似台湾女演员归亚蕾的王大妈家住陵口镇,老伴过世后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近日患有血小板减少常常鼻流血不止,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难以愈合,儿子硬拉她到市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之,血色素已低到病危状况,若不及时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住院期间,妹妹随时前来照应,儿媳热心为婆婆洗擦身体胜似女儿,儿子责无旁贷地为母亲结清了住院的全部医疗费用。

一叶知秋,三位农村老大妈和她们子女的故事反映了农村老人生活中的艰难和子女的孝爱,农村的年轻人相比城里的年轻人负担要重得多,城里年轻人父母一般都有退休金,有的还时常贴补给子女;而农村的年轻人除了养育子女外,还要承担起抚养没有太多经济来源的父母的生活和病痛的费用,他们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老弱有病的父母不嫌弃不推诿,勇于担当倍加尽心,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对父母的孝爱更显得难能可贵,必须大力弘扬。

好在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劳保医保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农村人老无所依的大难题正逐步得以解决,相信未来城乡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小,大家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