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收成能否带来“好收益”?

核心提示: 当前,作为我市“三夏”工作“重头戏”之一的夏收已全部结束,小麦收购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f884aed30e93a37590cfaa5a3a0e4cac

今年夏收,我市深挖机收减损潜力,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经市农机推广站检测,全市小麦机收损失率均控制在1%以内。图为检测人员在机收后的田间进行损失率的测定。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新辉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当前,作为我市“三夏”工作“重头戏”之一的夏收已全部结束,小麦收购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夏粮生产事关粮食安全,也与广大种粮农民增收息息相关。在今年夏粮普遍增产、收成较好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收益咋样?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听他们细算起自家的“麦收账”。

小麦价格不及去年,产量虽增总体效益却不佳

“我们农场的2000多亩小麦已全部收获归仓,目前正在分批销售,虽然今年增产喜人,但总体效益却不佳。”高新区大圣村新茂家庭农场负责人毛红星告诉记者,通过精耕细作,强化田管,今年农场的小麦单产不断提升,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但新麦市场收购价格要低于往年,可以说是增产不增收,因此总体效益与去年基本相当。

“从近期我出售的部分新麦来看,每斤市场价格卖到1.22元,比起去年收购价每斤要低七八分钱,这样算下来再加上土地流转偏高等原因,今年的夏粮并没有因为产量增加而实现效益的同步提升,顶多算是保本而已。”毛红星说,就小麦种植成本而言,农药、化肥的投入较去年差不多,但农场人工工资这块比往年增加了。“为促使农场稳健发展,今年我精挑细选了10多位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身体素质较好且熟谙农事的老农作为基地的农业工人,根据农田耕种管收等环节分派不同活计,支付不同的报酬,他们的最低工资报酬一般稳定在150元/天。”

这几天,吕城镇姜爱芬家庭农场在小麦收获后,正抓紧做好农田机械耕翻整地、泡田上水等机插秧准备工作。正在田头忙碌的农场主姜爱芬说,今年“三夏”时节西南风来得晚,农场的700多亩小麦到6月10日下午才全部收割完毕。她边抢收抢烘边销售,截至目前,已出售小麦十多万斤。“今年我家农场的小麦每亩要比往年增产50斤左右,但销售价格每斤1.22元,比去年市场前期收购价每斤就少了3分钱。”对此,姜爱芬喜忧参半,考虑到去年小麦压仓后市场后期每斤上涨到1.3元而售卖获利后,今年,她决定沿袭去年的做法,将剩余的新麦再压一压,等待市场价格上涨后再适时抛售,以便赢得较好利润。

面粉企业青睐镇麦,小麦品种如何多元化选择

“我家农场收获的700亩小麦销售已近尾声,市场收购价开始为每斤1.19元,后来上涨至1.22元左右,但这一价格要比去年低8分至一毛钱。”延陵镇大吕村东殷甲庄种粮大户鞠金元谈及今年的“麦收账”时,也对增产不能增收深有同感。

鞠金元和女婿常亮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已十多年。这几年,翁婿俩通过机械化、科技化、集约化经营,使常昊家庭农场的小麦产量跃上了新台阶。“前些年,我们这里的小麦因土质等原因,单产一直在六百斤左右徘徊,自实施小麦单产提升行动以来,去年,我家农场的小麦平均亩产首次达到850斤,今年种植的扬麦单产更是达到了950斤,可以说是行宫一带小麦单产最高的科技示范户。”老鞠告诉记者,小麦产量增加了,照理效益也会同步提升,但由于今年新麦市场收购价格比去年低,加上种田成本也相应增加,所以丰产并没有带来丰收的喜悦。

据常亮介绍,围绕精耕细作,农场进行了两次翻耕,再进行机条播、机开沟作业和镇压等田管措施,机械化管理的精细化,无形中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在今春雨水多、赤霉病预测发生偏重的情况下,今年夏粮能够取得较高产量,一方面得益于市镇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是去年小麦市场的好行情充分调动了农民科技种粮的积极性。鞠金元告诉记者,当前,镇麦品种的市场收购价格每斤高于扬麦两三分钱,其种植收益相对略高一些。因此,下半年如何调优秋播小麦品种结构,促使小麦增产增收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

“今年面粉厂确实对镇麦18等系列品种比较看好,收购价也高于扬麦。”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也如是说道。

聊起今年的夏粮收成,魏国良坦言,凭借“良种+良法”,今年农场在岗地上种植的扬麦33也获得了较高产量,亩均产量有1000余斤,而往年小麦单产只有850斤左右,今年小麦增产这块对他来说,收益肯定是增加了。他期望粮食收购价格保持稳定,不能大起大落。而对于面粉企业向镇麦抛出的“橄榄枝”,魏国良告诉记者,小丫农场出售给面粉企业的扬麦33,经检测,籽粒容重为800克/升,出粉率28%,属于中性小麦;而镇麦18则属于强筋小麦,所以面粉企业对其开出的收购价每斤1.24元~1.25元。他对此也在思考未来小麦的多元化种植布局。

“小麦单产提升行动,提升的是粮食优质高产品种普及率、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提醒广大种粮户,小麦品种选择不能光以价格来评论优劣,扬麦34产量高且植株矮,好种好管理;扬麦33在赤霉病、白粉病抗性上非常好,综合性状优良。其实,每个适宜区域推广的品种优势不同,各有千秋。对此,农户应根据自身种植水平,围绕市场需求和丰产稳产性要求科学理性选择。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