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佳节 话传统民俗

核心提示: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贺丽华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很多,最受认同的就是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史料记载,楚国大夫屈原力劝楚王要任用贤能,强兵富国,连齐抗秦,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楚王不纳忠语,把屈原赶出了国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在传承发展中,端午节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其中,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在丹阳,端午节当天,吃粽子是必须的,这和其他地方的习俗相同。此外,早上起来,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挂艾蒿、菖蒲,以驱邪、去疾、保平安健康。”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吴志阳在谈及我市有关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时说道,“过去,吃粽子前还须先给灶老爷供上粽子,然后吃的时候必须搭配红糖和带壳的煮鸡蛋。”

关于端午节,《丹阳县志·风土》上也有载:“五月初一至初五,妇女妍饰簪以榴花。端午节,挂张天师像,贴灵符。是日食粽,饮蒲酒,妇女戴绒虎。竞渡戏,自月初至月半。十三日,龙舟夺标赛,城霞阁下,赛船蚁聚,士女如云,亦胜会也。”意思是,传统的端午节期间,妇女们的头饰上都会插着石榴花,正所谓“五月榴花似火红”,端午节的时候正是石榴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人们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会喝菖蒲根泡的酒,有一定药效,对身体有益。此外,女人和孩子身上会挂着绒布做成的老虎,内衬中还会放一些菖蒲或者艾叶,以期驱邪除秽,还有驱虫的效果。

吴志阳说,端午和夏至一般间隔时间不长,在此期间如有新人结婚,女方家长得为小两口置办夏令用品,如凉席、凉枕、蚊帐、冰箱、空调等,以及粽子、红糖等端午节用品,并且这些赠品在送行途中要插上艾蒿、菖蒲。家中如有添丁的,女方家长要为新生儿置办夏令用品,如花露水、爽身粉、带老虎图案的儿童夏装等,丹阳人称此为“送夏”。男方家庭对“送夏”的人要热情款待,把所送物品中的附送物品分送给自家的至亲好友,大家一起分享。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很多有关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已经难觅踪迹,大多数年轻的丹阳人已经不太了解这些习俗文化,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年轻人还是要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尤其是丹阳历史上的端午节,了解了这些,才算真正过了一回端午节。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