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

核心提示: “同学们,你们彼此都认识,但真的熟悉吗?接下来,我们来做几个游戏……”在“5·25”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云阳学校小学部“听云间·丹阳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了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

dfeb137b64f64644652233b0447fe21e

图为同学们在心理课堂上一起做游戏。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同学们,你们彼此都认识,但真的熟悉吗?接下来,我们来做几个游戏……”在“5·25”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云阳学校小学部“听云间·丹阳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了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

在课堂上,同学们之间时而碰拳,时而背靠背,又分组围成圈……通过游戏,那些起初有些拘谨的孩子渐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将话筒递给同学们,大家轮流发言,有人说很开心很兴奋,也有人说很轻松,忘记了烦恼。“这样的心理课在我们学校是定期开展的,不仅是在‘听云间’,还有学校的‘阳光小屋’心理辅导中心。更确切地说,我们的心理学科是渗透到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贡白芳是云阳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她告诉记者,平日里,同学们之间闹不愉快、有心事时,都会想到找她来排解,“我最欣慰的时刻就是看着他们笑着走出办公室。”

贡白芳表示,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常见的有学习问题,比如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被动学习、厌学等;其次是情绪问题,小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怒、有敌意等,青少年抑郁、焦虑最常见;人际关系问题也不可忽视,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渴望独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担心自己不被人接纳。

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样的。贡白芳表示,比如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孩子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共情力都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此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恶劣的气候、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自然环境因素。而最为直接的影响往往来自家庭教育。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单用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学生的好坏,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甚至恐惧感。

因此,贡白芳建议,关爱孩子心理,呵护孩子健康成长,除了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外,家长还要学会倾听。在对待孩子时,宽容和约束都很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鼓励夸奖孩子时,应着重夸奖孩子做事的过程,而非单纯夸奖结果,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做事。对于孩子来说,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思维转换、音乐调解等方式自我排解;当感觉学习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状态时,可以主动找身边的好朋友、老师、亲人等倾诉,及时沟通,寻求帮助。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