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范国虎:乡间种药助振兴,开出致富“中药方”

核心提示: “芍药全身是宝,花朵可以观赏、花瓣可以泡茶、根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瘀通络、柔肝止痛、美容等功效。”作为一名优秀的“新农人”,10年来,范国虎投身于中药材种植上,目前,基地内种植各类中药材达50余种。

本报记者 马骏 文/摄

“人间四月天,芍药铺庭前。”走进位于开发区镇北村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丹阳示范基地,范国虎正在修剪着刚刚盛开的芍药花,“芍药全身是宝,花朵可以观赏、花瓣可以泡茶、根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瘀通络、柔肝止痛、美容等功效。”作为一名优秀的“新农人”,10年来,范国虎投身于中药材种植上,目前,基地内种植各类中药材达50余种。

“目前我们有两个基地,150余亩,但产量不高,这与中药材的生长特点有关,也与我从事中药材种植的理念有关。”多年来,范国虎始终坚持“质量为先,产量次之”,“高质量的中药材让病人能够好得更快些,少吃些苦头;相反,如果种出的中药材药效差,那可能就会耽误病人。”

高质量的中药材种植不仅需要一颗耐心和一份细心,还需要技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同一种中药材,有时候我会栽种在四五处不同的土壤和环境中,试验究竟哪一种最适合。”范国虎说,“就以眼前这片茅苍术来说,我在沙土中、砂石土中等地方都种植过,从种植到收获要三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漫长的时间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目前,该基地栽种了十万株茅苍术,长势喜人。范国虎认为,中药材种植讲究“仿野生”,“中药材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时能够蕴含最佳药效。我们种植中药材,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尽可能地接近野生环境,提高药效。因此,创新和尝试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范国虎深知,在创新发展的路上,仅仅凭借自身的经验是不够的。于是,他四处观摩学习,这些年,范国虎奔走在全国各地,“哪里有先进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我就往哪里去,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近年来,范国虎因地制宜引进和种植黄精、茅苍术、半夏等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药材。范国虎表示,基地正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道地中药材研发生产,应用推广西红花、橙花、辛夷等药材以及成分提炼,打造功能精油产品,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范国虎的基地取得的西红花种苗经营许可证是全国中药行业颁发的第一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通过几年的发展,范国虎目前在开发区镇北村和司徒镇张寺村拥有两个种苗基地,占地150余亩,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2023年被命名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丹阳示范基地。

在广阔的乡村沃野中,范国虎成为乡村振兴中连接城乡的“新农人”,在泥土中绽放了梦想之花,也带动着家乡群众奔向致富之路。基于这几年中药材种植和销售的良好态势,范国虎计划将这一产业触角延伸至普通农户,扩大辐射面,培养一批技术型农民,发展壮大这一特色产业,真正发挥“新农人”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