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选择了这份“向死而生”的职业

生离与死别,他们见过太多太多,在人生美好的年华,他们却从事一份与离别相关的工作——殡葬服务。每天与死亡接触带给他们的感悟,如投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虽然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却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轨迹……

他们选择了这份“向死而生”的职业

本报记者 郡玉

提起殡葬行业,很多中国人讳莫如深,尤其在长辈眼里,殡葬服务并非一份理想、体面的工作。

化妆整容、遗体火化、逝者告别……在我市,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年轻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与逝者“打交道”,直面死亡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就是殡葬从业者。在逝者生命的最后一站,这些年轻人,用专业与温情为灵魂“摆渡”,为逝者送别。

丧葬礼仪师:“殡葬行业也是服务业”

“你不害怕吗?”“为什么要干这行?”……工作以来,这些问题反复在周佳敏的生活中出现。

1998年出生的周佳敏,是云阳殡仪馆最年轻的丧葬礼仪师。尽管年纪不大,但她从事殡葬行业已有4年多,当初选择殡葬专业,就让周围的亲友十分不解。

“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看到‘现代殡葬’专业。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学成后不用太担心就业问题,工作也相对稳定。”在周佳敏身上,可以看到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在学校,周佳敏学习的课程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司仪主持、策划、防腐整容等内容。虽说课程内容复杂,但她从未觉得辛苦。

“我的困难开始于正式上班之后,最初开始真正地接触逝者,我产生了一些抵触心理。”从学校毕业后,周佳敏将简历投到了云阳殡仪馆。

本以为下班后就能放空,但大脑却不断回想白天工作中的一切,甚至梦中都会出现工作的场景。相较于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业务实践更让周佳敏感慨,“那时候的压力很大。”

在与遗体告别的时刻,活着的人,会尤其无助。

早上7点半,周佳敏就投入了一天的工作当中。这就意味着,每天一大早,她就需要面对其他人生命中最为悲恸的时刻。每到遗体告别程序,家属们哀恸、悲伤的情绪会淹没整个大厅,这也深深触动着周佳敏的心。

这样的离别,她见过很多,但仍做不到坦然接受,“殡葬行业其实也是服务业,但每次看到家属哭到不能自已,我还是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因为我能做的只有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好像帮不了他们,家属们的情绪可能还是需要交给时间慢慢消化。”

在死亡面前,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众生皆平等。自从意识到了这些,周佳敏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到了最后一程,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

工作4年多,周佳敏学会将工作和生活分割开来,下班后,看喜剧电影成了她的爱好之一。

聊到恋爱话题,周佳敏有些害羞。前几天她和家里介绍的男孩子见了一面,对方丝毫不介意她的工作性质,甚至表示,“你的工作很伟大。”

遗体化妆师:“守护生命最后的美丽”

这天,殷新(化名)同往常一样在工作间忙碌着。

“快快!先处理这具!”同事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的氛围,推来的逝者也让殷新暗暗心惊。

这是一具因交通事故四肢分离的尸体,情状惨烈,是殷新从业以来没有遇到过的。

按捺住心底的不适感,殷新麻利地戴上口罩和手套,取出工具,开始了“缝补拼接”工作。

让逝者体面,让家属满意,是殷新作为一名入殓师最大的追求。

等他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由于只能站着,且要全神贯注,两天忙下来,殷新累得只想躺到床上好好休息。

与死亡有关的职业,总是或多或少伴随着误解与偏见,但这是殷新主动的选择。

深耕殡葬行业8年多,殷新有时连自己都忘了他曾经专攻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别人眼中的高材生,却在而立之年“跨进”殡葬行业,成为一名遗体化妆师。

“把逝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他们永恒的美丽,这是对遗体化妆师工作最美好的诠释。”殷新做出的职业选择或许让旁人匪夷所思,但其实,从事殡葬行业是他多年前就想尝试的事情,“我用手中的油笔与梳子,为每一位往生者留下在人间的最后一份美丽,给予他们对生命最大的尊重,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然而,理解,对他们来说,是太难得的一件事。

从事殡葬工作,难免被人忌讳。尽可能避免参加亲友的喜事,减少社交活动,是大部分从业者主动做出的选择。朋友们结婚邀请他,为避免给他人造成困扰,殷新都选择不去婚礼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殷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真心朋友,所以我并不会觉得朋友变少了会可惜。”对于有些朋友的离去,殷新也很理解,“其实这个行业不仅对我们自己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对周边的朋友来说,也会产生无形的压力。”

改变外界的看法很难,想要拨开偏见的迷雾,殷新只能尝试找到自己的坐标,“这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三百六十行,每个行当都需要有人去做,且必须要有人做好,这个社会才能良性运转。”

公墓管理员:“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墓碑”

每当被问及做什么工作时,“90后”公墓管理员范嫣嫣都会干脆利落地回答,自己从事殡葬行业。

工作中,范嫣嫣主要负责墓地维护管理和墓穴施工,并提供骨灰寄存、安葬和祭奠等殡葬服务。“这个行业总要有人去做。”身处肃静的公墓,面对冰冷的石板,范嫣嫣说,“尽管工作很枯燥乏味,但我喜欢。”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墓碑,那每一座墓碑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不是冰冷的,墓园更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阴森氛围。”范嫣嫣表示,进入这行后,她才更懂得生与死的奥义,“有时候也会想,未来的那天,自己要如何与世界好好告别。”

一开始,范嫣嫣总被人看作就是个与墓园、墓碑和骨灰盒打交道的,不被信任,不被理解。但她不以为意,坚定地做一个传递温暖的“守护人”。从业几年来,她也感受到,大众对殡葬相关的职业逐渐有了更多理解和接纳。

“现在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大多数年轻人对殡葬行业的好奇多过忌讳。”谈及民众对殡葬行业存在的误解和偏见,范嫣嫣表示,尽管有所改变,她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改变殡葬从业者的社会形象,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这一职业。

作为殡葬从业者,他们用专业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陪伴萍水相逢的生命走完最后一程。在一个个生离死别的经历中,年轻一代的殡葬人也在尝试打破世俗对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用真诚和坦然揭开工作的神秘,诠释生命的可贵。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