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病虫防控要“两次防治”不动摇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记者在我市部分早播小麦田头看到,一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正利用农用无人机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

6ab7e859f9e0d0cd5d831120cb6799e0

图为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对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素娣)昨日上午,记者在我市部分早播小麦田头看到,一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正利用农用无人机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市农业农村局专家介绍,近期我市大面积小麦将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的生长阶段,既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也是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抓住防治适期,做到科学精准用药,各地正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守护夏粮安全、确保丰产丰收。

小麦赤霉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更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不仅严重威胁小麦产量,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麦粒,降低小麦品质,影响粮价和种植效益。根据各项因素综合分析,专家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若后期遇连阴雨,存在大流行可能。

“赤霉病是扬花期遇雨有利病菌侵入,灌浆期遇雨有利病害扩展,乳熟期至成熟期遇阴雨也会导致毒素积累。”市植保站有关负责人说,据镇江市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0~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预计4月中下旬有4个降雨过程,分别为4月10日~13日、4月17日~19日、4月25日~27日和4月底,5月上旬还有2个降雨过程,天气条件十分有利病菌侵染和蔓延。据栽培部门预测,小麦生育进度差异大,2023年11月1日~15日播种的田块,预计4月10日~19日左右齐穗;11月16日~30日播种的田块,预计4月20日及以后齐穗。田块之间抽穗期相差可达20天以上,而且同一田块,抽穗期也相差7~10天,增加了穗期遇雨的概率和病菌侵染的概率。另外,品种抗性普遍不强。我市种植的小麦品种除扬麦33以外,虽以镇麦15、镇麦16、镇麦18、扬辐麦13、扬麦34等中抗品种为主,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近90%,但对赤霉病仍没有绝对的抗性,在重发年份仍会造成明显危害,易感染危害。

小麦赤霉病防控成效事关小麦品质安全、产量安全和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地从稳粮保供的高度出发,突出“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药肥混喷”的防控策略,坚持“适期防治、见花打药”的防控要点,做到“两次防治不动摇”,以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主攻对象,兼治锈病、纹枯病等其他病虫,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攻坚战。所有小麦田,要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首次用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达5%~10%左右,即见花打药),第一次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做到“见花就打,盛花再打,遇雨补打”。

如何选用好防治配方,专家提出,我市小麦穗期病虫防控配方有三种,一是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430克/升戊唑醇10毫升;二是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50毫升;三是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50~65毫升+25%丙环唑40毫升。要优先选用上述药剂防治赤霉病等病害,可在上述药剂中加入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等单剂或复配剂防治蚜虫;为防早衰,可在上述配方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水溶肥混合喷雾。以上配方可每亩兑水2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或兑水不少于30公斤用静电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细雾;若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应保证每亩用水量不少于2公斤,注意添加飞防助剂防漂移、抗蒸发,并进行“扫边”作业,提高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第二次用药时仍可选用上述配方,但要按照交替用药的原则选用与第一次不同的药剂。

需要提醒农户的是,防治时要用足药量和水量,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进行补治。在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时,建议不要使用多菌灵单剂,慎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刺激毒素产生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若小麦扬花期预报有雨,要抢雨前、雨隙用药,不要错过防治适期。穗蚜发生重的田块,总体防治结束后,要根据田间残留虫量做好复查补治工作。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药,用药后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保护生态环境。用药时田间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用药安全。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