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家庭农场运用农用无人机撒施小麦拔节孕穗肥的场景。记者 蒋须俊 摄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陈新辉 尹江军)春暖花开,柳丝吐绿,又到一年春耕备耕时。连日来,记者在高新区乡村探访时看到,田间地头和农场机库内呈现出一派春耕备耕和春管的忙碌景象:有的在清沟理墒,有的施肥除草,有的检修保养农机,有的已开始培育机插秧营养土,有的则从早落实订单……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春季,高新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正抢抓农时,有力有序做好春季农业生产,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促进全年农业和粮食丰收夯实坚实基础。
3月15日下午,在高新区双合村顺良家庭农场一方宛如绿色地毯的小麦基地内,陈顺良正在田间地头查看麦苗长势,不时清理疏通田头沟渠。“小麦拔节前后是其根系快速生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田间积水会影响根系发育,从而影响肥料等的吸收利用,影响麦苗生长发育,形成渍害。”陈顺良说,今年入春以来雨水明显偏多,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是当前春季田管的首要任务。“近期阴雨天气不断,我农场的田间管理工作却没停步,对存在田头沟不畅、内外沟不通、沟系淤堵坍塌、外沟水排不出等影响排水的,我都及时下田疏通,确保排水通畅、雨止田干,防止连阴雨造成渍害。”目前,顺良家庭农场700多亩小麦的除草、施肥工作已经结束,葱郁的麦苗长势喜人。“陈顺良告诉记者,种粮要增效,离不开好的品种。在小麦推广镇麦系列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他准备继续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上多做文章,争创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江苏年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方绿油油的小麦基地上空,一架农用无人机在农机手的操控下,正在撒施拔节孕穗肥。作为我市最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豐农业粮食种植基地共有4000多亩小麦,其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各类大小型机具配备齐全、应有尽有。“这几天,我们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撒施小麦拔节孕穗肥,每天投入作业的农用无人机有两台,既能施肥又可打药防除田间杂草,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工。到3月17日,我们小麦基地撒施拔节孕穗肥和杂草防除工作都已提前结束啦。”被誉为“女庄主”的年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家人庄玉枫告诉记者,为服务春耕备耕,市农业农村局的科技志愿者和高新区农业部门服务不间断,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并定期通过微信群发布麦田春管等一系列技术,现在已进入拔节孕穗期的小麦生长态势尤为喜人。“下一步,我们将培育水稻育秧所需的营养土,并利用建设的1000多平方米的育秧工厂,适时做好水稻育秧的各项准备工作,培育高标准、高素质的秧苗,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农场自身生产需求,还可以供应给周边其他种粮大户。今年,我们与镇江恒顺醋业等单位继续开展订单合作,其中,订单糯稻的种植面积达3000亩。”庄玉枫说。
农机显神威,春耕更省事。高新区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几年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新型农业机械的加速推广,不少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纷纷添置了农用无人机等田管高科技装备,今年春耕春管中,全区投入机械化施肥打药的农用无人机共计30余架。高新区花园村种粮大户张伟说:“有了智能农机的加持,如今春耕春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了。”记者在张伟的农机合作社看到,他机库内的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等机械已全部检修保养、调试完毕,将为春耕生产安全高效进行提供保障。目前,农机合作社所需的秧盘、农药、化肥等农资已经陆续采购到位,机插秧育秧所需的营养土也在加紧进行耕翻培肥。
对于今年春耕备耕工作的谋划,张伟胸有成竹,信心满怀。他坦言,去年水稻抽穗灌浆由于遭遇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秋粮市场价格行情不佳,影响了粮农的收成,但他并没有气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和地方各级重农抓粮,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好政策,给种粮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要在科技化、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种粮上砥砺奋进,不断前行!”张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他的瑞田家庭农场申报的“瑞优农”牌稻米已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这进一步激发了他走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做优做强绿色稻米产业之路的信心。此外,新的一年,他还会进一步拓展农机综合服务渠道,在机耕、机插、机收割、机植保等一条龙服务上扩大订单。
据了解,得益于春耕备耕和春管工作的高质高效,今年春季,高新区近3万亩小麦和2900余亩油菜长势均好于往年,全区3万余亩水稻所需的种子等备耕物资也在加紧落实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