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联建谋新篇 多方合力促振兴
陵口漕塘下栅口古村的生态“蝶变”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黄书泉
龙年新春,走进陵口镇漕塘村下栅口村,一幅崭新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村中,村口的大道边栽种了绿色草坪和景观花木,两座石狮分立道路两侧,像雄伟的卫士守望着这个整治后焕然一新的古村落;村前一排高9.9米、宽13.6米的门亭上九龙交织,象征着九龙腾飞;整治出新后的白墙黛瓦,在阳光照耀下格外亮眼,疏浚治理后取名为日池、月池、潭池的池塘,碧波荡漾,鱼跃鸟欢;岸边修建了步行跑道,安装了20多盏路灯和射灯,夜晚的下栅口如同白昼,前来散步休闲的村民络绎不绝,看着整洁靓丽的村庄环境,大伙心情愉悦,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昔日村庄脏乱差,村企联建焕新彩;如今古村下栅口,乡村振兴村庄美!”这是下栅口村民喜欢传唱的“顺口溜”,也是他们对当地杰出乡贤——南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南京丹阳商会会长黄一新心系家乡、情系故土,引领众多在外人士和村民合力打造生态美丽村庄,用赤诚书写新时代乡贤使命担当的由衷称赞。
下栅口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虽然留有乡愁古韵,但由于多年来没有进行任何整治,加上一些养殖户随意把畜禽粪污直接排入池塘,导致原先村民用于淘米洗菜的清澈水塘被污染,整个池塘水质很差,塘中也是水花生密布、杂草丛生,岸坡坍塌尤为严重,昔日乡村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已难觅其踪。此外,村中还有不少破败房,乱搭乱建现象也较为严重,是名副其实的“脏乱差”。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很多年轻人在城市定居的现状,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因缺少自身推动力和“造血功能”,下栅口村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今年56岁的黄一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省丹中毕业后,考取北京钢铁学院的优秀学子,也是改革开放后从下栅口村走出去的佼佼者。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他一直情系家乡,难忘故土乡情、乡愁。每年清明之际,他都带着年迈的父亲,一同回到下栅口村祭祖,看望乡亲。近几年,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让黄一新牵挂在心。当看到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下栅口村庄人居环境依然很差,没有多大变化时,黄一新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次又一次找到小时候村里最要好的伙伴——曾任市人大代表的折柳玻纤厂厂长黄耀华,希望他能紧抓乡村振兴的契机,通过实施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村庄,尽快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让下栅口村美起来、亮起来。然而,打造生态村庄投入的可不是一笔小钱,要有预算方案,然后针对村庄人居环境“短板”进行规划和改造提升。黄一新当即表示,将尽自己所能,支持家乡生态村建设,回报桑梓,这让黄耀华深为感动。围绕黄一新提出的生态村建设倡议,黄耀华找到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商议,大家群情振奋。在生态美丽村庄建设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决定摸着石头过河,因地制宜、自行设计,采用“铁匠打铁,边打边拾”的办法边做边改,着手在水清、岸绿、路畅、村美上综合施策。
从清明回乡酝酿村庄整治改造,到夏季紧锣密鼓组织实施,一场以“美化亮化家乡,建设生态美丽村庄”的热潮,很快在下栅口轰轰烈烈地展开。而点燃村民整治激情这把旺火,离不开黄一新的倡议和推波助澜。他对家乡的赤诚之心,更是感动和激励了众多在外人士参与家乡村庄整治,纷纷自发捐助建设资金。
2023年8月18日,对下栅口村百姓来说是个欢欣鼓舞的日子。当天下午,黄一新和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海峰一行专门来到漕塘村和下栅口考察调研,并在村民家中召开座谈会,与村民代表和镇村干部共商生态宜居村庄建设事宜。座谈会上,黄一新表示,南钢将落实村企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精神,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加强政村企对接,结合乡村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性帮扶,力争让下栅口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后,黄一新个人带头捐助8万元,一同前来下栅口的南钢集团有关负责人以及黄一新的两个哥哥也慷慨解囊。作为南钢集团第一大股东的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当即决定,通过村企共建形式,为下栅口生态宜居村建设捐助100万元,同时也将持续关注并帮助推进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着,村民黄荣华第一个拿出2万元,出嫁女黄燕捐了2万元,黄耀华捐了6万元,退休教师黄书泉也拿出了1万元……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外的下栅口人士纷纷出资,踊跃为家乡生态村建设捐资,短短十余天时间,收到的捐款就达56.9万元。
为高标准推进生态美丽村庄建设,下栅口村成立了由黄耀华为组长,黄所红、黄书泉、黄二南、黄荣全为成员的村庄美化整治小组。他们义务奉献,各司其职,承揽了整治规划、宣传发动、协调矛盾、质量监管等一揽子工作,坚持不懈推进村庄整治和美化。
下栅口村在外人士和村民自发进行生态村建设改造,引起了陵口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并把下栅口纳入村庄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改造对象。政府配套的污水管网及自来水重新改造工程也同步实施到位。截至目前,整个投资已超300万元。
生态美丽村庄的建设,让下栅口村发生了蝶变,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增强了。结合生态村改造,下栅口村利用村中废弃的村小学房屋,建起了村民活动中心和一幢民宿,并与南京丹阳商会对接,将这幢楼房作为该商会的日常联络点。此举为强村富民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不仅能给当地村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还能把包括净菜在内的乡村特色农副产品推介给南京丹阳商会,让这些土特产可以进入大城市企业食堂,带动村民增收。同时,村庄日常管护也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去年底,下栅口村76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领到了两条羽绒裤,让他们感受到村集体温暖,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
据介绍,在完成第一步生态宜居改造的基础上,下栅口村将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对村庄架设散乱的电线电缆以及村外沟渠等实施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村庄颜值。漕塘村村委会将组织人员绘制文化墙,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古村文化、敬老爱幼、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等内容通过墙绘作品展现在村民眼前,为生态美丽村庄添彩,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营造浓厚的村庄文化氛围,将下栅口村打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进一步挖掘下栅口村历史文化,把村庄历史、好人善事、红色文化等在村活动室陈设和展示,打好古村文化品牌;借助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利用河岗坡地建设果品基地,在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上做文章,为游客进行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和感受古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提供服务,带动下栅口村百姓在乡村振兴大道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