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智造名城”荣光 当“产业强市”先锋

核心提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回眸2023年,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协力、团结一心、负重拼搏、再创佳绩!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再迈新步伐、城乡建设再展新风貌、民生事业再增新福祉……一个个数据、一张张答卷,见证了丹阳开发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争“智造名城”荣光 当“产业强市”先锋

——2023年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回眸

本报通讯员 开宣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回眸2023年,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协力、团结一心、负重拼搏、再创佳绩!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再迈新步伐、城乡建设再展新风貌、民生事业再增新福祉……一个个数据、一张张答卷,见证了丹阳开发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这一年,开发区吹响产业强市“冲锋号”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2023年,开发区始终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人才引进速度,加大助企纾困精度,不仅牢牢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而且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6亿元,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47.7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9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制造业投资53.6亿元,同比增长19.2%;限上贸易额202.6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市比重52.3%;实际利用外资9492万美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6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全区年度纳税千万以上企业27家,其中鱼跃集团、大亚集团、肯帝亚集团、仅一、大力神集团5家企业纳税超亿元。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法人单位9722家,个体户21785家,“五经普”清查各阶段工作顺利完成。在新一轮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在省级开发区中位列第11位,连续两年实现晋位。

全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2023年,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调配一切资源,发动一切力量,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层次提升和新旧动能转换。累计完成项目签约14个,总投资157.24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00万元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心构筑科技人才“新高地”。“桐茂凤争栖、花香蝶自来”。去年,开发区全年人才引进数量再创新高,新增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2家、中小型科技企业100家;完成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20人,省级双创人才项目4组(入选4组),金山英才项目8人(入选5人),丹凤朝阳人才项目7家。积极促进校企对接与科技镇长团团员对接,共有99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成功入库,4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发明有效专利量累计1073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5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39件。

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保卫战”。今年以来,开发区紧扣“精准执法提升年”任务主线,扎实开展“两个年”行动,通过开展粉尘涉爆、校外培训机构、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检查,全方位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这一年,开发区唱好乡村振兴“丰收曲”

“喜看稻菽千层浪,田畴沃野好风光”。

抓好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2023年,开发区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将粮食安全列入村级考核,以“长牙齿”的措施、“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就地整改完成1299亩,置换1310亩,确保粮食耕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逐年压缩苗木种植面积,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绘就美丽乡村画卷。去年,开发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主抓手,聚焦“两部”“四沿”“五旁”“六地块”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区32个村(社区)开展积分制工作,用“小积分”撬动人居环境“大变样”。在全市乡村振兴常态化重点项目(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核中,开发区连续三个季度排名第一,全年综合考核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23年,开发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多个农业项目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江苏绿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本建成集观光、采摘、餐饮、享受乡土情趣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园;香海琴枫浪漫庄园已建成薰衣草、玫瑰园、郁金香及其他香草花海等观光景区。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服务农业重大项目。全区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镇江市级3家。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发展木业加工、中药制品、黄酒、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农业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达产。

这一年,开发区擂响城乡建设“奋进鼓”

“今年花胜去年红,城乡面貌日日新。”为了方便市民出行,2023年,开发区对齐梁路等3条道路进行了沥青路面修补;对云阳路、金陵西路、迎春路、曲阿路等15条主干路两侧人行道进行了分段修补,同时还完成了滨河路、东方路延伸段、大泊路等5条道路的破损路面修补。

除了看得到的风景,开发区更着力于“看不见的工程”。实施了污水管网维修工程、达标区小区改造工程以及大泊集镇雨污水管网工程,并对凤凰北路、丹桂路市政府后段等四处积水较为严重的路段进行“会诊”,科学规划新埋管道排水方案。完成毛家河P1排口整治工程和迎宾路景观水体工程,持续做好水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九曲河备有水源地达标项目,城北分洪道被评为省级幸福河湖,晓墟河被评为镇江市红榜河道,建成镇江市最大的湾河河长制公园,并投入2850万元建设湾河南闸站,建成后能有效提升园区防涝能力。完成东南新城、河阳新城等6个小区1693户,2862套的安置房协办权证工作。在中国最美乡村建山村,一条总投资1500万元的黄连山森林步道不仅串起了马塘桥水库、大同古寺等景点,更为开发区增加了一个融亲子娱乐、山地运动、企业拓展、生态绿化为一体的城市郊外度假消费升级综合体。

2023年,开发区有序推进了眼镜风尚小镇建设,编制了练湖生态新城启动区总体开发方案。金茂丹阳眼镜城-科技会馆对外开放,祈钦村乡村旅游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3.2亿元和总投资3960万元的马相伯中学(含幼儿园)建设工程和河阳中心幼儿园的移址新建工程土建已经完工……

这一年,开发区奏好幸福曲阿“最强音”

“道路千万条,党建第一条。”2023年,开发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开发区、曲阿街道“三定”方案,有序推动区街分设,高质量发展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去年,开发区基层党建再添新荣誉,中国(丹阳)眼镜城市场管理办公室获得了镇江市“五星标杆党支部”荣誉;大亚科技集团党委入选“镇江市第一批两新党建‘百个样板’”。辖区211个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量完成,确保了新老“稳”交替,工作不“断层”。同时还完成了3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开发区总工会荣获全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创成江苏省“职工书屋示范点”1个,江苏省幸福企业示范单位1家,妇联创成江苏省巾帼新业态助农创新基地1个,圆满完成第三届换届选举工作。

守正创新促发展。曲阿街道人大工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展示中心,常态化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曲阿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推动史巷社区城中村三线整治、兰信公寓雨污水管网整治提升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坚持惩防“两手硬”。开发区坚持高效高质做好审查调查工作,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各类违纪问题,正风肃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在办公区域、眼镜市场等场所增添廉洁元素,组织纪检干部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监督执纪能力。

文明实践上台阶。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针对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问题、建筑物外墙破损污损问题集中开展整治,在7个社区19个小区安装分户式电动车安全充电盒,共计1073个;针对新欣市场停车难问题,建成智慧化停车场,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做深做实。开展理论宣讲、全民阅读、文艺演出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9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62个单位、家庭、个人获评镇江、丹阳市级文明系列荣誉,冬训工作荣获“2022年度全省基层党员冬训示范乡(镇、街道)”荣誉称号。

党管武装不动摇。完成了基干民兵训练314人次,专业分队训练13批次;持续畅通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绿色通道”,为部队输送新兵29名,其中大学毕业生占比82.75%;人武部规范化建设两次接受了镇江军分区及各县市区人武部观摩调研。

社会保障增福祉。截至去年12月底,开发区对低保、五保、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对象发放救助资金1289万余元。全区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4家,达到3A标准4家,建成老年人助餐点2家,打造丹阳市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个。

优质服务惠民生。2023年,开发区大力推广医保服务站点建设,为民服务中心创成丹阳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目前医保查询和办理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登记均已下放至村(社区)。

兜底解忧暖民心。全力推动39个村(社区)社会救助点建设,采取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力求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兜紧兜牢了民生保障的底线。

2023,“兔”飞猛进;2024,龙腾虎跃。在新的一年里,开发区将凝心聚力拼经济,抢抓机遇促发展,力争GDP增速不低于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不低于20亿元,外资不低于1亿美元,全年新招引项目超15个、总投资超130亿元,紧抓总投资400亿元的83个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全力优服务、促开工、早投产,持续用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奋力实现全年“满堂红”,力争在全省开发区排名中实现再进位。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奋进2024年,全区上下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创新实干、敢为善为、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为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