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核心提示: 2023年,我们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将省主要领导对丹阳的期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GDP突破1500亿元(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80亿元台阶,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众多工作镇江第一、全省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宋飞雄

(2024年1月9日)

ed0549b99fde74cf5120bbdd657cfef0

砥砺前行,拼出贯彻二十大精神良好开局

2023年,我们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将省主要领导对丹阳的期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GDP突破1500亿元(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80亿元台阶,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众多工作镇江第一、全省前列。

一、坚持将发展重点聚焦到实体经济,产业强市的奋进态势愈发强劲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拨付涉企扶持资金4.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缓税退税超8.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7万家,8家企业入选“江苏民企200强”,我市入选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培育名单。强势推动“4+3+1”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七大主导产业规上应税销售1515亿元。开展房地产、文旅、商贸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实现进出口总额24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项目建设提质扩量。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367亿元。16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新入库列统投资118亿元。整合提升“两区四园”,开发区综合考核保持全省前列。完成“5亩以上、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闲置低效用地摸排建库,盘活低效用地5263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功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市,发布“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13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5家,入库优质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146家,高新区入选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技改投资增长64.7%,增速全省前列。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完成“转改项目”404个,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4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4家、星级“上云”企业38家。

二、坚持将发展底色体现为宜居环境,城乡建设的生机活力处处涌动

城市更新稳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完成1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西部生态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眼镜城片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初显成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117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3个、公共停车泊位430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固危废”刑事案件4起,完成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90家。扎实推进钢铁、铸造、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0.3%,优良率镇江第一。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引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8个。全市新增省、镇江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省高质量绿美村庄5个,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化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全部达120万元以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监测评价全省第一。

三、坚持将发展成果转化成生活品质,民生改善的火热实践不断升温

百姓生活更有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2500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400余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47万元、3.67万元,增长5.2%、6.7%。社保覆盖面98.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性养老金实现“12年连增”。兜底机制更加健全。落实困难对象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发放保障金1.2亿元,惠及2万余人。深入推进村(社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医保服务全覆盖。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打造优抚对象“优待联盟”体系。做好“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完成30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5家。公共服务更为优质。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规划布局,成立相伯教育基金会和齐梁卫生健康基金会。省丹中入选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吕叔湘中学迁建等工程主体基本竣工,高新区小学等3所学校投入使用。加大医疗惠民力度,新增8个专家门诊(工作室),中医院、血站、120急救指挥中心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人民医院入选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

四、坚持将发展基础立足于安稳大局,平安和谐的社会屏障持续巩固

守住风险防范底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政府性债务余额和债务率实现“双下降”,依法依规化解问题楼盘,搭建运行涉险企业“供应链金融”。守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化应急管理末端治理和基层网格化建设,智慧消防、智慧用电、智慧用气在抓早、抓小、抓苗头上收到了积极成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守护全域善治高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源头抓基层民事纠纷调解和信访矛盾化解。全国首个“5G可视化110报警服务系统”投入实战,顺利通过全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督导。

五、坚持将发展支撑落点在自身建设,实干攻坚的硬核担当蔚然成风

规矩意识强化提升。将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做到“四学四强四过硬”。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规范政府采购、招标代理重点领域监管,全年“三公经费”压减12%。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建设,推出项目审批、用地保障等62条惠企举措,打造“丹舒心”升级版。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2个。创新推出“周六不打烊”“周二政务夜市”,广受群众好评。

依法行政取得实效。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81件、政协提案174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6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创成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与此同时,档案、气象、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国防动员、供销、科普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商联、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对口协作、机关事务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接续奋斗,落实现代化新实践关键举措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制造业投资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单位GDP能耗等约束性指标任务。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突出政策利好,以政企联动提振市场信心。坚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起抓,为经济恢复注入新的动力,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突出项目攻坚,以重大项目推进动力变革。树立“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增量、优存量,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突出产业转型,以转型升级推进效率变革。深化产业强市战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加快推动丹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突出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推进质量变革。紧扣丹阳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集中优势力量向创新“高峰”攀登。突出宜居宜业,以建管融合提升城乡面貌。锚定“运河明珠”定位,系统提升城市有机更新水平,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共荣发展,努力让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好。突出绿色发展,以标本兼治厚植生态优势。筑牢“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补齐各类环保基础设施短板,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突出百姓关切,以普惠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突出重点领域,以防治并举筑牢稳的底板。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行动力,严紧细实抓好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敢为善为,提升奏响发展强音保障能力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科学作为,在人民群众向往期许中务实作为,树牢正确学习观,处理好理论武装与实践转化的关系;树牢正确政绩观,处理好对历史负责与对未来负责的关系;树牢正确事业观,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树牢正确价值观,处理好清正廉洁与团结奋进的关系,扬发展之势,树敢为之风,提善为之能,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