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老年之家”

核心提示: 寒来暑往,不管是炎热的“三伏”,还是寒冷的“三九”,每到下午三点左右,长长的凳子上就座无虚席。年龄都是七老八十的长者,九旬以上者也为数不少,已过古稀的我只能算得上“小字辈”的级别,真可谓是清一色的“白头翁”,这就是大家自夸的室外“老年之家”。

■王东升

在丹阳华南桥西侧的香草河畔,有一排长长的木质凳子。长凳上面的棚子上,紫藤树的藤蔓交错缠绕,茂密的绿叶遮盖着整个棚顶,一串串,一簇簇深紫色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芬芳,好一幅翠绿欲滴的画面。这里,夏天可遮阳,冬天可避风,突降大雨时,还可临时应急躲雨。

寒来暑往,不管是炎热的“三伏”,还是寒冷的“三九”,每到下午三点左右,长长的凳子上就座无虚席。年龄都是七老八十的长者,九旬以上者也为数不少,已过古稀的我只能算得上“小字辈”的级别,真可谓是清一色的“白头翁”,这就是大家自夸的室外“老年之家”。

每天聚在一起的老人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有时和风细雨,有时也争得面红耳赤,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养生保健……都是我们谈论的范畴。什么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南海局势,台海危机,日本排核污,美国罢免众议长等等,也是我们常谈常议的话题。有人曾自我解嘲:我们是拿着几千元的退休金,操着联合国秘书长的心呀。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一时半会解不开的难题,怎么办?我们当中也有“秀才”,他查百度翻资料后再给大家“补充能量”。讲的人是那么认真,听的人是那么专心,就连过路者都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你们是在开会还是上课?年复一年,就连我这个只有“小学二本”学历的人,各方面也略有进步和提高。

在此,我还想花一点笔墨,向大家展示一下几个谈笑风生的画面。

有刚坐到长凳上的新人,起初与大家交谈时,往往喜欢给自己评功摆好,夸夸其谈地讲述过去的辉煌业绩,让大家觉得他有炫耀和吹嘘之嫌。数日后得知他们是刚从某岗位退下来不久。也许他们在职期间,说惯了套话空话,听惯了恭维的话奉承的话,言语中难免有“官腔官味”。闲聊拉近了距离,沟通增加了情感,很快他们就度过了“磨合期”,成了我们室外“老年之家”的一员。说的是朴实的话、接地气的话,听到的是大实话、发自内心的话。一位老者调侃:谁说屁股决定脑袋?他们现在不也和我们坐到一条凳子上来了吗?哈哈哈……一阵捧腹大笑。

在这些常客中,也有几位从来都是一言不发,哪怕别人讲一年只有三季,一加一等于八,他们都不会作任何反驳。我想他们并非嘴笨,更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他们懂得了余生不要和任何人争辩计较,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宽了,烦恼就少了。他们感悟到年龄沉淀了中青年的狂躁,现实改变了人的浮躁,经历会让人更加成熟的道理和哲理。有一次,一位长期沉默不语者终于憋不住了,他大声地对大家说,我不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我只是将心情和脾气暂时调到静音状态。多么幽默的一句话,呵呵呵……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时间到了下午三时半左右,一位老伙计跌跌撞撞地来到大家中间。他是我们公认的“酒神”,也是大伙的“开心果。”对酒当歌是他一生的嗜好。其实,说其贪杯也不完全公平,他爱的是端起酒杯的瞬间,将心事一点点地融入酒中,将苦涩一股脑儿喝进肚中的感觉。喝下的不仅是酒,还有一点开心,一点回忆,一点感叹。尤其是一人喝酒,听不到觥筹交错的碰杯声,只听见美酒下肚的“咕咚”声,这种感觉是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即使不喝得酩酊大醉,他也会滔滔不绝,甚至于将所有的隐私及家中的全部存款都如实“招供”,真是酒后吐真言,假也三分甜,连他自己都风趣地说:如果我违法犯罪了,审讯前只要给我喝八两白酒,我就会竹筒子倒豆——不藏不掖,一颗不留。咯咯咯……再一次引来众人的仰天大笑。

下午四点多了,月亮岛方向传来《我爱你中国》激情悠扬的歌声,起伏的歌声与我们的内心共振,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心潮澎湃,什么是热血沸腾。岁月啊,你不是一把杀猪刀,而是一把雕刻刀,你将单调的日子雕刻得那么丰富,你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雕刻得如此璀璨。

抬头西望,一轮美丽的夕阳尽绽光芒,在不经意间,夕阳无声无息地记录下室外“老年之家”的点点滴滴。幸甚至哉,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幸甚至哉,我们身在一个伟大的祖国。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