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退休蚕桑技术人员汤俊道抚今追昔,对几十年的发展巨变感慨万千——
从三代人的车喜看乡村生活变迁
汤俊道父亲使用过的独轮车。记者 蒋须俊 摄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吴二林
“我住在华阳路旁,每天一打开大门,就看到马路上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子。特别是早上8点钟左右,是车子行程的高峰期,其中有少数骑自行车的中老年人;骑各种型号电瓶车的女同志;更有开着各种品牌私家车的青壮年人,真是一派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之际,家住云阳街道华阳路小区的八旬老蚕桑科技人员汤俊道面对家门口的此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动情地说:“我家三代人,也各有自己的车子,从车子的更迭换代中,不仅反映的是我这个小家庭的变化,更是乡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真实写照。”
“父亲用过的木制独轮车,成为特殊年代的记忆”
今年85岁的汤俊道,是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蚕桑科负责技术业务的副科长,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感情,出身农家的他也见证了农村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一步步变化。
“我老家住在丹金溧漕河一条向东的支流——柘荡河北,此河宽约1000来,长6000来,我村百姓吃水、用水全靠它。”汤俊道说,他村上的田,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像一方不规则的梯田。“新中国成立前,我父亲种了祖辈传下来的两亩多田,那时没有化肥、磷肥,农田肥料只能一靠猪羊灰,养猪也无‘汤圈’,只能用封土‘垫圈’,二靠河泥肥田,每年春节后的2~5月,乡村不少农户就请罱河泥的‘专业船户’罱泥,中午种田农户还供应一餐午餐。6月初,农户需把晒干的河泥用车或人工挑到麦田角边。待麦子收割后,再把河泥敲碎,均匀地撒到田里。”为减轻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他父亲特地买了一辆木制独轮车用来运河泥和农家肥,既可省力,工效也高。由于父亲个子高、力气大,待人真诚大方,还能给其他农户打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已迈上了全程全面机械化的新征程。汤俊道说,我市粮食生产的耕、种、管、收,直至烘干作业,早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天上飞的、地上开的,各种机具应有尽有,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成了农民种地的好帮手。这辆木制独轮车也成了他儿时难忘的记忆。至今,他仍保留当年家里的木制独轮车资料。
“我骑的自行车,成为当时乡村的时髦货”
1965年夏,汤俊道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丹阳多种经营管理局工作。1968年秋下放到里庄公社做蚕桑技术员,那时交通工具缺乏,要靠双脚跑河岗,看桑树长势,走村串巷,到生产队辅导养蚕技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公社分配给汤俊道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下乡方便快捷了。从此,自行车与他相伴几十载。
随着蚕桑产业发展,栽桑养蚕、发展多种经营,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原先被庄稼人引以为豪的自行车,逐步被摩托车和电瓶车取代。1999年退休后的汤俊道,又买了辆新的自行车。如今,精神矍铄的他仍不时骑上心爱的自行车上街溜达逛逛超市,权当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出行方式。
“儿女开的小轿车,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绩。”汤俊道感慨地说,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世纪初,我的儿女相继都买了‘别克’‘大众’汽车,从此出门更方便快捷了。如今,无论走亲访友、出门办事,还是外出观光,小轿车一溜烟地飞驰,载着一家老小奔向幸福大道,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小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有的家庭拥有几辆。城乡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令人振奋啊!”
“一滴水可以折出太阳的光辉。从我父亲推的木制独轮车,到我骑的是二轮自行车,再到我儿女开的四轮小轿车,这三代人车子的喜人变化,也是我市农村经济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改善的一个缩影,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作为“三农”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他坚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老百姓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