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关键技术,提高秋播质量
——专家就做好小麦、油菜适期精准种植支招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小麦种植“七分种,三分管”。如何抢抓季节,适期完成秋播工作,实现“足穗、壮秆大穗、增粒增重”高产目标?市粮作站专家提醒广大种植户着重抓好以下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
1.适期适量适墒播种,压缩晚播面积
我市小麦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1月上中旬,但往往水稻腾茬太迟,遇不良天气概率大,小麦播种困难。因此,秋收秋种要突出一个“抢”字,早收早种,晚中争早,最大限度压缩过晚播小麦面积。规模种植农户要提早规划,关注中长期天气预报,分期分批,抢收水稻,早腾茬早播种,尽量避免不利天气,努力在适期内完成播种。
在适期早播的基础上要掌握好播种量,建立适宜群体起点。基本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高产、稳产。为实现预期的基本苗,要根据播期、耕整地质量、播种方式等因素,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播种量。11月10日前播种的每亩播量8~10公斤,基本苗16万左右;11月10~20日播种的每亩播量12.5公斤左右,基本苗20万左右;迟播田块采用独秆栽培,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基本苗不超过25万。我市大面积生产上普遍存在播种量过多的问题,特别是早播田块播种量偏大、基本苗偏多,导致春季群体偏大,群体质量差易倒伏。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15日~25日,移栽期在10月20日前后,不要迟于10月底,亩栽6000~8000株;直播油菜适播期在9月底至10月15日前,在适播期内越早播种越有利于高产,亩播量控制在0.3公斤左右,3叶期间苗,每亩留苗2~3万株。直播油菜播种过晚,冬季苗小遇强降温易干冻死苗有可能绝收。
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墒情适宜机械才能下田作业,有利于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也利于播后及时出苗。避免烂耕烂种,“宁迟勿烂”,避免播种质量差,出苗不齐或僵苗。
2.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质量
秸秆还田到不到位,耕整地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农机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一是碎草匀铺。需在前茬收获机械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留茬高度和碎草长度均控制在10厘米以内。或在前茬收获时留高茬(30~40厘米),然后尽快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灭茬粉碎作业。二是灭茬埋草耕整地,创建适播条件。墒情适宜时,根据农机条件可采用犁耕深翻、深旋耕等方式先埋草再整地播种。旋耕埋草关键在于机械动力要足、低速行驶、墒情适宜,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深度不够埋草效果差,要防止稻草成团入土或富集于播种层。可采用“耕-耙-旋”“旋-旋”等增加作业次数的方式提高耕整地质量。三是播后及时镇压。秸秆还田入土后容易造成土壤暄松,跑墒透风,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遇干旱年份容易造成干冻死苗。播后及时适度镇压,可弥合土缝,保墒防冻,促进出苗和成苗率。
3.坚持精准播种,机械均匀播种
在确保秸秆还田和耕整地质量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播种机进行机械均匀播种。机播可精准控制播种量,做到播深适宜、落籽均匀,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可用条播机或复式播种机播种,墒情适宜时可先深旋埋草再播种,以提高播种质量。遇连阴雨土壤沾湿时可用复式播种机播种将秸秆还田、旋耕埋草、施基肥、播种、镇压、开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尽量减少机械下田碾压次数,以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
4.科学运筹肥料,节氮提质增效
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科学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小麦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4.5~6公斤,氧化钾6~9公斤。氮素基苗肥与追肥之比为5~6:5~4。基肥要施足,随播种机在播种时施或旋耕前施,亩用配方肥30~35公斤。苗肥要早施,1叶1心期即可施,亩用尿素7.5~10公斤,促分蘖早发。迟播田块可基苗肥一并基施。示范应用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减少施氮总量,缓释肥采用一基一追模式,60%氮素用缓释肥作基肥施,40%氮素用尿素作拔节孕穗肥施。
5.立足防灾减灾,落实好抗逆应变技术措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