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修鞋匠坚守街巷40余载

核心提示: 锈迹斑驳的补鞋机,针线、打锤、钳夹等等各式各样的补鞋工具……南门大街一个在三轮车后座上搭起的小棚子,就是修鞋匠蔡书林的修鞋摊,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为客人修好一双又一双鞋。

d9d7e6814536a8eca71e4f8b4b150541

图为蔡书林正在修鞋。记者 陆芸 高欣 摄

本报记者 陆芸 高欣

锈迹斑驳的补鞋机,针线、打锤、钳夹等等各式各样的补鞋工具……南门大街一个在三轮车后座上搭起的小棚子,就是修鞋匠蔡书林的修鞋摊,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为客人修好一双又一双鞋。

见到老鞋匠蔡师傅时,他正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给顾客修补鞋子。补鞋机附近散落着的剪刀、锥子、蜡油、胶水和补鞋线等修补物件,看上去有点年头,这些都是一直陪伴着蔡师傅的“老伙伴”。

交谈中记者得知,蔡师傅是常州金坛人,已经60岁了,从事修鞋行业将近43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蔡师傅告诉记者,17岁的时候,为了养家,他向老鞋匠拜师学艺,靠着师父传授的技巧加上自己的勤奋练习,学有所成后就来到丹阳自己开店。纳鞋底、修鞋、换拉链……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因为拆迁,他从南门老街的店铺里搬了出来,在外面支起摊子继续经营着修鞋摊。

蔡师傅修鞋手艺很好,收费又低,因此有不少老顾客。现在两三元钱也许买不到什么,但在蔡师傅的修鞋摊上,有时能修好一双鞋子,有时能修补一个背包,有时候可以换条崭新的拉链……蔡师傅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在户外工作一待就是一整天。虽然夏天艳阳高照,冬天寒风刺骨,但是他依旧每天坐在摊位上,迎接一位又一位客人。

四十多年的兢兢业业,都刻在他满是老茧的双手上。岁月打磨的不仅是手上的纹路,还有工夫,这些都是在这个年代触动人心的见证。“修鞋是个精细活,挣得钱也不多,换鞋底原来最早的时候是两三元,现在物价涨了,人工成本也涨了,换个鞋底也就涨到了十几二十元。”虽然一天下来只能挣个几十元,但每天可以修修鞋、换换拉链、补补包,跟顾客聊聊天,补贴家用,蔡师傅说他已经很满足了。

问起今后的打算,蔡师傅坦然地说会一直修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来我这修鞋的大都是老顾客,他们很节约、怀旧,如果我不干了,他们的鞋就没人修了。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不仅仅因为情怀,也为了我那些老顾客。”蔡师傅说道。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