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赵回春向记者展示他的画作。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时隔半年,赵回春,这位从小山村走出来的“草根画家”再次从无锡回到丹北镇西丰村烂石山自然村的老家小住。
每次回乡,赵回春总要到村里各处走走。半年时间,相比一个小山村的发展变化显得过于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一份乡思。
这一次,赵回春带了几位书画朋友一同回乡,采风,作画。赵回春今年78岁了,年纪越大,他越想画家乡。他说,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
凝视窗外半晌,赵回春终于专注笔下,笔触在宣纸上来回不歇,依山傍水的古镇、鳞次栉比的老屋、热闹喧嚣的街市渐次呈现。画作全貌早已在心中展开,赵回春打算一气呵成。
在这位“草根画家”的作品中,山水景与烟火气相融合,“你看,这山在小镇的背后,这河从小镇穿过,街头是各种商铺,有人闲逛,有人讨价还价……”于是,画中山水多了一份灵动,画中生活多了几分悠然。不起眼的小桥小树,抑或是农舍院落间,赵回春把对家乡的记忆揉入其中,树是儿时常爬的树,屋是总有一荤一素的屋,这是他多年来的作画习惯。
40年绘画,上千幅作品,只要画中有山水人家,便有赵回春对故乡的一份眷恋在。
出身于小山村的赵回春自幼喜爱画画,他参过军,当过工人,但是一直没有停止过绘画。每到一处,他都会拿出笔记本在上面速写,这一习惯为他日后的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四十多年前,赵回春定居无锡后,在绘画艺术上孜孜追求,上过书画函授班,拜过名师,如今早已是无锡知名画家。他的国画作品被《解放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纸杂志登载,甚至漂洋过海,去往英国、法国参展。
年逾古稀,赵回春却依然笔墨不倦。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赵回春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在十米长卷上作画,画的仍是故乡山水和老街。画作力透纸背,不变的仍是一份乡土情怀。
赵回春说,年复一年,小山村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他依然记得儿时村中的一草一木。池塘边看捣衣人,大树上听蝉儿鸣。作为一名画家,赵回春想要把老家的古村风貌通过国画的形式进行再现。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赵回春说,“将历史定格在画作中,不仅能让后人了解家乡的原貌,知晓家乡的历史文化,更能让后人增添几分自豪感,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