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难忘的维吾尔族婚礼

核心提示: 7月16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这是我到新疆旅游的第三天,受朋友邀约有幸参加了新疆维吾尔族一对年轻人的婚礼,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张志良

7月16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这是我到新疆旅游的第三天,受朋友邀约有幸参加了新疆维吾尔族一对年轻人的婚礼,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天,天气特别晴朗,万里无云,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上午九点多钟、我坐着朋友的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程就来到了新郎吐拉洪的村子。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来到了新郎家门前。只见房前早已搭好了凉棚,地上很干净,凉棚下整齐地排着十几米长的桌子,桌子上也摆上了茶水、糖果、糕点,手抓饭等食物,桌子两旁摆满了凳子,有些人坐在凳子上边吃边说话,桌子的对面摆放着音箱等电器,主持人正拿着话筒在唱歌,房屋的西边是大炉子,有几个人正忙着炒手抓饭之类的食物。房子前面是过道,宽敞干净。抬头看见窗户玻璃上贴有喜字的图案和美丽的花纹,整个新郎家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我们正瞧着,这时新郎母亲和新郎的姐姐走上前来,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客厅。

新郎的姐姐对我们说,新郎一早出门化妆了,一会儿就会回来。我们边吃茶边吃糕点坐了一会儿,只听见屋外很热闹,我来到门口一看,原来又有许多客人到了,且都欢快地跳起了舞。朋友告诉我这是新疆维吾尔族人迎接客人的一种礼仪。如果有客人来了,就会以舞迎接,如果有一个人在跳,旁边马上就会有另一个人上前去陪舞,因而一会儿我就看到有十几个人在跳,随着乐曲跳得是那么认真,那么默契,因而也博得了掌声和叫好声。跳完后主持人就叫大家吃糖果,吃抓饭,我和朋友在屋内吃完了抓饭,屋外又热闹了起来,原来新郎化妆回来了。跳舞的过程中,大家其实很少说话,只是伴着音乐偶尔会发出一些起哄的呼喊。这样的场合,大概舞蹈就是最好的交流和表达吧。不一会儿,舞停了,主持人叫大家抓紧吃午饭、吃西瓜、吃饱了下午好去接新娘。“哟,维吾尔族人下午才去接新娘啊?”我有些不解。朋友告诉我中午出发,下午就可把新娘接回来了。因为新郎与新娘家离得远,下午还要轿车去接呢。这时新郎的姐姐走过来,问我们愿不愿意将车子一起开过去接新娘?我自然是非常愿意。

正午时分,浩浩荡荡的接新娘的二十多辆轿车队伍出发了。看着这么多辆车去接新娘我又有些不解。朋友告诉我,这也是风俗,凡是有车的亲朋好友如愿意去的都可前去,去时每辆车上都扎有一块红纱巾,一是表示喜庆,二是赠送给接新娘的车的。经过约半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新娘家的村前,刚下了车,就听见村中人声鼎沸,到了新娘家门前发现人是真多啊!他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就像过节似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微笑迎接客人。男方的接亲人簇拥着新郎去了新娘住的房间,新郎来到房间坐到了新娘的旁边,一对新人经过短暂的交流以后,就来到了门前凉棚人们集中的地方。看见一对新人亮相,人们纷纷朝这儿涌来,瞬间新娘家的门前也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这是一场年轻人的婚礼,现场被布置成了极简的欧式,没有老人和孩子参与,男男女女都是盛装出席,女士们身穿礼服,个个颜值出众、身材婀娜;男士们统一身着白衬衫,看起来也甚是绅士精神,大有一种高颜值男女派对的阵势。他们在广场上又唱又跳,一会儿是维吾尔族舞一会儿是交际舞,舞姿优美奔放,真的是满场花枝,美轮美奂。最后男方接亲的车,在人们的祝福声和欢呼声中,前呼后拥地载着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驶去……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少数民族婚礼,感受了不同的民族特色,让我此次的新疆旅游有了意外收获,很开心,很难忘。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