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梦琦 管飞翔) 全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全面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产业链培育、聚力开展乡村产业招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交出了一份年中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村庄环境、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提质,乡村振兴势头全面向好。我市2022年度乡村振兴考核位镇江第一等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全省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第一等次,丹阳市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
上半年,我市集中精力抓春耕、促生产、抢三夏,加强小麦、油菜等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夏季粮油实现稳产增产。“菜篮子”工程稳定有序,截至5月底,全市生猪存栏9.7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24万头,康乐农牧获评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落实50亩以上的“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59个9892亩。在镇江范围内率先开展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工作,建立全省第一家“太湖3号”青虾种苗繁育场,累计完成连片规模养殖池塘改造1.2万亩,顺利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全面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遏制耕地“非农化”。上半年,我市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跨年度建设任务,开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排查发现问题87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全面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已达95.6%。
推进全产业链培育,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我市注重发挥69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司徒省级示范园和吕城、珥陵两个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打造面粉加工、稻米加工、木业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展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申报,组织申报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项目4个。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巩固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绿色食品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5.61%。印发宣传册200余份,全面巩固扩大长江禁渔成效。
聚力开展乡村产业招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制定2023年丹阳市产业招引方案,开展以镇区为单位的小分队招商8次,赴广东肇庆开展专题招商1次,实现招引乡村产业项目17个,2个项目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典型。全年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8个以上,目前已完成投资7.56亿,投资完成率达50.88%。序时推进2023年度“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活动,组织开展农业农村节庆活动5场,全面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果。
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我市出台《丹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优化提高“两部、四沿、五旁、六地块”重点工作内容和整治标准。围绕铁路沿线、垃圾房(桶)周边环境及“三夏”时间节点开展重点整治,牵头组建4个专项督查评估组,每组每周开展3次督查。对督查发现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及时下发提醒单并逐一检查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目前已下发工作简报7期,及时通报全市督查情况、整治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在稳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方面,我市以富民强村项目建设为载体,科学整合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8430万元,为富民强村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整合镇江市下达的每村3亩地的专项用地指标,高位推进丹阳市富民强村集中物业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土地相关手续已办结。与丹阳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丹阳富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2.5亿元。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实现低收入人口的网状覆盖。市乡村振兴局在延陵镇、丹北镇试点开展乡村公益医疗互助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补助金187.72万元,补助群众2194人次。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也是我市“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上半年,我市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完成土地确权数据共享工作。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清理监测不合格示范社12家,家庭农场随手记注册用户305家,上半年记账2万多条,位居镇江第一。加强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提级管理,引进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的优质项目。全面启用“苏智农经”平台,已基本完成平台试点任务和镇江首笔资源性资产发包。创新农村产权交易途径,创建镇江市农村产权交易电子档案地方标准。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截至5月底,全市共审批宅基地46宗,批准宅基地用地面积5850.84平方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