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丹阳市民夏季健身。(记者 溢真 摄)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陈浩)6月21日,迎来了夏至节气。天气越来越热,我市6月17日也已入梅,进入“梅雨”季节,呈现出气温高、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我市医务人员受访时提醒大家,夏至节气和梅雨季,是保健养生防病的关键时期。
梅雨来袭,这些疾病早预防
梅雨季,变幻无常的天气常会使人感觉不舒适、犯困、易疲倦。镇江市名中医、丹阳市中医院盛益国主任中医师提醒,这些疾病早预防。最常见的是虫咬性皮炎和足癣。蚊虫叮咬后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等症状,不适合用激素性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去草丛或者植物茂盛的地方,室内保持通风;足癣在梅雨季节较多发,汗多和穿不透气的鞋袜是诱发足癣的两大因素。专家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天气潮湿,加上劳累、熬夜会影响肠胃功能,或是误食了变质发霉的食物都会引起胃肠不适。应将生熟食物分开,不吃隔夜餐,同时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长时间开着风扇,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发作。最多见的是膝关节痛,其次是踝关节和肩关节疼痛。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少吹空调,避免久坐或是过度劳累。备些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的药物。若关节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对症治疗,缓解疼痛症状。潮湿闷热的梅雨天气,催生了不少“心病”患者。盛益国主任中医师介绍,防范“梅雨心病”,应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入睡前喝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
健脾利湿中医药膳助祛湿
梅雨季节,暑热和雨水相互作用,暑热越重,空气中越潮湿,就是常说的“暑必夹湿”,镇江市名中医、丹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主任中医师介绍,夏季暑湿明显,易侵袭人体而致病或不适,主要影响人体脾胃功能,表现为全身乏力、困重、腹胀、纳食不香,或恶心呕吐、大便黏滞等。夏季胃肠道不适,如腹胀、食欲差、大便不成形,或兼有感冒,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是家庭必备,适当服用,无病可防、有病可治。饮食上,中医认为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建议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丝瓜等。张荣春副主任医师推荐两款健脾利湿的药膳,即薏仁赤小豆汤和山药冬瓜汤。薏仁赤小豆汤,取薏仁、赤小豆各50克,煮烂,喝汤即可。山药冬瓜汤,取山药50克,冬瓜150克,做汤即可。还可用绿豆、赤小豆、薏米、茯苓,煎汤或煮粥;还可用佩兰、荷叶泡茶饮;炒菜时放点生姜、桂皮、砂仁、蔻仁这些香料,都有防湿、祛湿功效。除药膳外,还可通过针灸疗法祛湿除寒。注重精神的调养,夏至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可通过唱歌、跳舞、郊游、品读幽默小品、观看喜剧电影等,使自己开心快乐。同时要避免懈怠厌倦、郁闷恼怒等不良情绪。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都是解渴消暑的佳品,但宜常温食用,不宜冰镇。晚上睡觉前尤其不能吃大量的寒性水果。
调整生活起居预防疾病
夏至之后,蔬菜、瓜果更加丰富。镇江市临床营养专委会委员、丹阳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马淑芳硕士介绍,饮食的调养对防止湿邪更有效果。要多吃酸苦咸的食物。因为苦味入心,能清心除烦。夏日炎炎,往往会使人心烦意乱,多吃苦瓜、苦菜、生菜、芹菜、莴笋等苦味蔬菜,以及将绿茶、苦荞、莲子心、蒲公英等味苦之物泡茶饮用,能够助心气,除烦热,从而排除体内毒素。咸味则入肾,能够滋阴降火。夏至的高温天气,使人出汗增多,引起盐分流失,导致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肾功能。因此,夏天运动或大汗之后,可以喝点淡盐水或糖盐水,及时补充盐分,改善虚弱症状。其他适宜的咸味食物还有盐水鸭、咸鸭蛋、鸭血、卤蛋、猪肉、猪心等。酸味入肝,能够敛阴生津。夏至多吃酸味食物,能起到收敛固表、生津止渴的作用。如酸梅汤、酸菜鱼、醋熘白菜、醋拌黄瓜、泡豇豆、酸萝卜条、酸枣饮料以及沙棘汁等,都是夏季消暑的佳品。要调整生活起居,睡好子午觉。建议晚睡,子时11点上床,7点左右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同时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适量的锻炼,场地以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为宜,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避免做剧烈的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