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大
芒种时节,在农村是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大面积小麦收割之后,接下来的主要农活就是插秧,即夏种。插好秧,关键是要达到田间秧苗的合理密度,这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秋粮的收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还是传统的人工插秧,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农活,有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就是人工插秧场景的真实写照。当时以生产队组织劳力集体插秧的方式,一般来说,在平整好的水田里,以田块的长边为起点,顺风向,纵向按规定距离拉线定行距,由插秧技术好的农民栽插头道,随后依次相隔一定距离插秧。这种方法秧苗间的行距可控,但株距只能靠每个劳力自己掌握,有的人会以拉大株距的办法减少插秧数量,这样就造成了栽插密度不达标。为确保秧苗的合理密度,生产队队长或农技员就经常抽查每个劳力栽插的株距,达不到标准的要扣劳动工分。为了保证水稻栽插密度,当时无锡县坊前公社推出了一种新型栽插方法——拉线定点插秧法,曾在苏南地区推广,我县还组织三级干部前去参观学习。具体方法为:以标准田块为例,纵向不设行距线,横向以一根设置有插秧标点的横线,由2个劳力在田块的两端,拉直平行向后移动,所有插秧的劳力依线排成一字队形,按线上标点每人插6棵,完成后,横线两端的操作人员按规定的株距向后移一行,连续操作。为保证每个劳力插秧动作整齐,操作人员以吹哨子的方式统一行动,这就是当时推广的拉线定点插秧法。刚开始,推行这种插秧方式大家感到很新鲜,但这种方法虽然田间秧苗的密度保证了,但在劳动进度上慢了许多,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这种一律化的操作方法,调动不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因为一部分栽插技术水平高、进度快的人,劳动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另一部分栽插速度比较慢的人,又因赶不上趟而手忙脚乱,因此,插秧手之间往往为此而引发矛盾。这种把所有劳动力捆绑在一个技术水平上做法,实践证明不受农民欢迎,不适于大面积推广。所以拉线定点插秧的方法也就一阵子,很快又恢复了传统的插秧方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现代化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插秧升级为机械化插秧,通过智能技术设置秧苗间的行距和株距,达到了合理的密度。与此同时,无人机收割脱粒、无人机耕作、无人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原来由人工完成的农活,都被现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运用所替代,我们丹阳还出现了无人化农场。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写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农耕历史,这是农村、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