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点评】村民沙地埋钉背后 既要处罚也要解症

核心提示: 近日,网络流传一段视频,一沙漠越野景区沙下被埋三角钉,扎破了多辆汽车的车胎,引发网友关注。

村民沙地埋钉背后

既要处罚也要解症

冯怡然

近日,网络流传一段视频,一沙漠越野景区沙下被埋三角钉,扎破了多辆汽车的车胎,引发网友关注。经查明,此事件系库伦镇珠占嘎查村民布某,因不满此前自家耕地被进入的越野车辆碾轧,将提前制作好的两个尖头状铁制物埋在银沙湾景区外、自家耕地附近的本嘎查集体土地上。现该案已由公安机关侦破,并对违法行为人布某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

在耕地外的沙地上埋三角钉,用这样的手段“中伤”路过此地的游客,显然脱离了自卫的范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路上撒钉子的行为,具有扎破汽车轮胎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可能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如果该行为导致车辆发生事故,造成多人死伤的严重后果,则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尽管此次事件并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受损车主也得到赔偿,但这一行为既触犯了法律,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埋在沙下的钉子既可能扎穿车胎,伤到行人,也有可能导致汽车失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的层面,这样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即使事出有因,也不能用一个错误去惩罚另一个错误。

究其根源,这样“损人不利己”的报复方式,也折射出村民利益未能被妥善维护的现象。耕地被毁的损失难以收回,只能通过这样“宁可错杀”的方式来保卫自己的权益,这行为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事发地距离景区2.4公里,并非在景区内部,景区不能对到访游客的行径做出规范限制,从而只能任由游客入侵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域;另一方面,当地相关部门也未能对村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保障,在损失产生后妥善处理解决。如此一来,缺失的管理规范加剧了村民与游客之间的矛盾,既无法为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也不利于景区发展。

要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一错再错”,不能仅仅惩罚违法行为人,还要探究背后的根源,也就是景区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如果景区不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限制,势必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而由此引发的矛盾并不少见。例如,武康大楼成为网红打卡地后,游客们拿着“长枪短炮”,常常让身穿睡衣的居民手足无措,因“蝴蝶结阳台”而成名的“网红奶奶”也因此不得不搬离这里,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

事实上,因游客而产生的问题不能仅靠居民的妥协和退让来平缓,还需要更清晰明确的规定来平衡游客的游览需求和居民的基本权益。今年三月,《武康大楼居民公约》正式发布,对外来游客进入大楼需要报备、拍摄需要尊重居民隐私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实现了武康大楼由乱而治的华丽转身。这既为慕名而来打卡拍照的游客提供了行为规范,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做出了保障,可视为解决居民与游客之间矛盾的一次良好尝试。

如果利益被侵犯、生活被打扰却无从寻求补偿和改善,那么类似于“景区埋钉”的“报复”行为就难以从根源上消除。只有让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合理划分游客和居民的生活范畴,才能不让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