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闲语
童蒙读经及人人读《论语》之我见
周竹生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学习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大张旗鼓倡导,堂而皇之学习,千人万人齐诵。国家层面在推广,民间层面在活跃,但是社会层面并没有一起带动。
优秀传统文化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依旧存在,一些人对学习传统文化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
比如给外界最直观展示的仪式感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不适感?着中式服装甚至是汉服古时服装,开笔礼、鞠躬行礼,是一成不变,完全复古,还是相对相承?比如对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叩拜。我的想法有这么几点。第一尊敬与尊称,那是必须的必要的,但是既要遵从历史,也要与时俱进。我比较认可先贤先哲的称谓,对于不少人习惯的圣贤这样的尊称也认可,但是对于孔圣人这种叫法就有所保留。道理很简单,人无完人,是古人的共识,世无圣人,应该成为今人的共识。毕竟时代进步了,认知思想和观念应更先进了。第二鞠躬与叩拜,有所区别。我主张行鞠躬礼,不主张跪拜。鞠躬之礼也有场合要求,比如进孔庙,见孔子塑像;比如孔子诞辰日纪念活动、祭孔大典等正式庄重的传统文化活动。并不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必拜选项,否则就有可能引起有些人的不适感,进而对传统文化和推行传统文化的人有想法。至于学生中考高考之前求神拜佛求包过的叩拜与跪拜,无论是作为一种心情放松的调适还是作为一种功名利禄的保佑,已经远离了经典文化,背离了优秀传统。
比如学国学的学法,传国学的传法,方法会不会让他人有想法?就说读经典。我总可以看到一些国学传习和推广的场合童子背经典,从《三字经》到《大学》《中庸》《论语》,一小段一大段的背诵表演,似乎谁背得多,谁就学得认真。小小童子倒背如流,叫我来背,不要说背出三五千字,就是三五百字,我也背不出。着实汗颜,心中着慌。这是一慌,还有一慌,学经典该如何学?我们过去是把现代文化、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总之是把文化文学国学经典混在一起学,有文化的文学的底子,学《诗经》学孟子孔子的语录,也就比较好理解。所以,我不能像孩子们那样大段大段地背,不代表我对四书五经一无所知,一无所解。所以,六七岁的孩子,汉字还没有认全,语言的理解力还十分肤浅,单纯地背经典,而且只背不理解或者只要他背不要他理解,是否适合现在的学生?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不敢妄下结论,但这不代表他人没有想法。
除了少数人,读经是为了解经研经研究学问,对于大多数人,是为了知书达理。对于孩童,是为了童蒙养正。养什么正?守正合则。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中学得人生道理,获得人生智慧,汲取核心价值,养正人的三观。《弟子规》是古代弟子“开蒙养正最上乘”的必备读物,简明扼要地列出了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这就是人生规则的基础和开端。
明代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从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中集结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从处理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体现人生智慧,也不失为一部可供启迪借鉴警醒的人生条规。其中“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对冲动鲁莽有劝解作用。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人多行善,少功利有勉励作用。其“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诞生于一千三百多年以前的《群书治要》,集古圣先贤治国教民思想之大成,其治国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几千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管理社会,尤其是修身齐家,实乃人人所必读必需必要。
至于散见于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朱柏庐《朱子家训》中各类家训,我们耳熟能详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皆为至理名言,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座右铭。
车上路,有交规,人入世,更有规。四书五经《论语》在内的中华文化中老祖宗早已为我们道明了人生道理,提炼了人生的智慧,制定了人生的规则,这些智慧要学,学了要懂道理,尽礼仪,知耻辱、守规矩,有底线,会反省,知理明礼,知行合一,为人生前行设立起红绿灯,这就是我认为的童蒙读经及人人读《论语》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