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圣树:发展蚕桑特色文化,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邹川洪在给桑树疏果。记者 肖莉莉 摄

本报记者 肖莉莉

我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蚕桑文化在我国农耕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桑西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带动下,我市的蚕桑产业迎来了重要机遇。位于丹阳高新区的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家蚕饲养、桑树生态种植和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企业。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合作社蚕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效益明显。眼下,田园圣树的桑葚即将成熟,5月8日第五届桑葚采摘节将如约而至。

近日,记者走进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看到,满眼青翠的桑叶郁郁葱葱,绿色的桑葚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田间除草,合作社负责人邹川洪正在察看桑葚的长势,给果树疏果。邹川洪告诉记者,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四百余亩,桑树种植面积近200亩,其中果桑60余亩,眼下桑葚即将陆续成熟。“我们的果桑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台湾的大十,它成熟较早,到5月1日左右基本成熟;另外一个是镇葚系列,成熟稍微迟一点,到5月10日左右开始大面积采收。”邹川洪说。

桑葚俗称桑果,被称为“民间圣果”,是生活中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预防血管硬化、防癌抗癌、明目、抗衰老等功效。田园圣树拥有优质的水源和土壤环境,满足桑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再加上充足的日照和丰富的雨水,让桑葚的口感分外香甜。

在很多“80后”“90后”心中,桑葚的味道就是童年的味道,迷人的果味儿更是承载着儿时欢乐的回忆。每年五月份,都是桑葚采摘的最佳时间,新鲜、优质、绿色无公害的桑葚,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邹川洪告诉记者,作为多年生树木,桑树在生长过程中与其他植物有所不同,由于其产物主要为叶片和桑葚,所以在施肥、除草时需要根据季节、树体的生长情况及用途加强田间管理。“马上桑果就到了成熟期,我们一般不打农药,采用人工除草,每天有5~6名工人在田间除草,我们把桑园清理干净,方便市民采摘。”

田园圣树的明星产品除了桑葚之外,还有各种桑蚕系列产品如桑叶茶、桑叶粉、桑叶酒等。邹川洪欣喜地告诉记者,田园圣树早期收获的桑苞芽茶可以卖到6000元钱一斤,虽然价格昂贵,但因其药用价值很高,产品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桑叶也可以用来制作面膜等护肤品。田园圣树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生产的桑叶超细粉,不仅可以涂抹在皮肤上,还可以食用,产品很受欢迎。

田园圣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科研基地,是高产高效蚕业综合示范基地、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丹阳研究院协作单位,他们与国内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组建了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团队。目前田园圣树主要从事栽桑养蚕和综合利用两块产业的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产品,也明确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劳动教育基地等新的发展方向,为蚕桑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动能。邹川洪说:“我们在基地准备了农村的土灶,可以让小朋友到这里野炊,让小朋友和城市居民享受田园生活,将蚕桑文化流传下去。”

近年来,随着文旅行业的快速发展,文创产品光速“出圈”,受到大众的欢迎与热捧,这为我市的蚕桑产业带来了新契机,田园圣树顺应时代潮流,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有效将蚕桑产业与文旅产业进行特色融合发展,开设了蚕丝手创室、蚕茧手创室等诸多体验场馆,也拥有了自己的商业手工艺品,如今田园圣树年销售额已达300多万元。云阳街道农服中心主任郦民中说:“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把蚕桑文化做精、做深、做细,各种系列产品已经初具规模,桑葚采摘节活动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高新区将全力扶持农旅项目以及与各类培训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力争把高新区的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位、做出特色、做出情怀。”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