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生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或者敬献鲜花,或者焚烧纸钱,缅怀祭奠之心虔诚恭敬,之情庄严肃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后人给先人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对于长辈,生而孝,做孝顺之人,对于先辈,往而敬,做孝德之人,个人要尽心尽力力行,国家也在大张旗鼓倡导。带着瘫痪母亲求学9年的王林慧上榜“中国好人榜”,《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了新华社微信报道,用的标题是《孝女王林慧,中国好人!》,最高级别官媒以孝女称呼,是对中国好人王林慧的扬名褒奖,也是对中国孝女的正名褒奖。
此次以孝女赞美王林慧,是一个标志,一个新的开端,感动中国的大雅之堂有了孝顺美德有了孝德子女的登场。
百善孝为先,孝德子女,从小的教养是基础,六字养成是关键。
尊。有尊就有孝。目有尊长。社会的秩序首先是家庭的秩序,家庭的秩序首先是长幼有序,大小有分,而不是没大没小,没有规矩。对秩序的遵守和敬畏首先是对尊长师长辈分的遵守和敬畏。过去古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就是有没有起码地对秩序的遵守和对尊长师长的敬畏。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在长辈面前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这是古代家教里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规矩,目无尊长,没大没小,此为不尊不敬不孝。
亲。有亲就有孝。树高千尺离不开它的根,儿行万里忘不了娘的恩,因为世间父母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竭尽全力为子女,可怜天下父母心!尊长辈,敬老辈,爱父母首先从亲父母开始,唯有相亲才能相爱。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亲情好像并不缺乏。物质极大丰富,亲情是不是有所缺失?培养亲情,一门学问。将孩子融入亲亲热热一家人氛围中,从骨肉之情到舐犊之情,从父子母女之亲到家人之亲,亲热无冷,亲密无间,相亲相爱,亲热是挚爱的润滑剂。
爱。有爱就有孝。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恩情呈现在浓浓的爱之中。爱亲人、爱父母、爱长辈这是人性之爱的基础,这是由小爱上升到大爱的发端。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无情无爱,对家人刻薄寡恩的人可以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有什么爱的举动。爱不仅仅是爱在心里,爱在嘴里,爱在脸上,笑意盈盈相迎,甜言蜜语相慰,更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承担义务,挑起担子,分担忧愁,关怀在侧,悉心照料。在爱的奉献爱心曲中你陪我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
礼。有礼就有孝。我省颁布已久的“四礼八仪”是一个比较规范的礼仪教育体系,把礼教纳入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之中,意义很大,影响深远。但是我感觉到“四礼八仪”更多是侧重于人际交往之礼仪,公众场合大型活动之礼仪,缺少的是日常行为之礼仪,更缺的是家常礼仪。不知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更多的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由内而外教育,从和父母长辈相处开始,从与亲朋好友相交开始。会称呼,会招呼,知礼数,懂礼节,有礼貌,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理。有理就有孝。懂道理,讲道理,知书达理。讲道理好沟通,有话好好说,懂得父母良苦用心,讲道理家里风调雨顺,风平浪静。不讲道理就会有争执,有冲撞,有冒犯。就会闭门不出,摔门而出,离家出走,就会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不明理,不悟道,大多拧得很,犟得很,油盐不进,强词夺理,他的嗓门比父母的嗓门还震耳欲聋,他的歪理比父母的道理还咄咄逼人,大多忤逆得很,因为无理而失去理智,无理而取闹,问题孩子带来问题家庭,成为父母心病。
荣。有荣就有孝。希望子女有出路,有出息,上学学业有成,工作事业有成,人生发达有成,也是人之常情,更是父母心愿。孩子有资本,父母有脸面,家庭有荣耀。能做到这样,当然值得欣慰,不失为成功的家庭教育。不过也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做不到也不要纠结,毕竟成为普通之人普通之家比较普遍,只要能够认准路,做对事,能够平平安安,即使普普通通也无妨。怕就怕不务正业,坑爹坑妈,丢人现眼,有辱门庭,让父母的颜面尽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不仅是清明,也不仅是重阳,不仅是母亲节父亲节,而是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一天。一级一级直至“中国好人”评选中设立孝老爱亲类体现了孝德的不可缺失。老龄化社会诸多问题难题,以孝化解,需要更多的孝德子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