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绿肥种植,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核心提示: 春和景明,梨花正艳。走进位于访仙镇永丰村的绿舟果业公司基地,600多亩梨园内,满眼素白的梨花竞相绽放,一片生机盎然。

图为绿舟果业公司的梨园绿肥种植基地。记者 须俊 摄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陈功磊

春和景明,梨花正艳。走进位于访仙镇永丰村的绿舟果业公司基地,600多亩梨园内,满眼素白的梨花竞相绽放,一片生机盎然。让人惊奇的是,采用棚架技术栽培的梨园田地里,生长着密密麻麻的青色杂草,将整个梨园底层铺成了绿毯。“这是我们种植的苕子,它是绿肥,在培肥地力和护理果园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公司负责人李鹏峰指着梨树下长势葱郁的苕子,一脸喜悦地向来绿舟果园基地参加我市绿肥种植田间管理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道出了绿肥栽培给绿色梨园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我市以绿肥种植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对在粮食和林茶果生产中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绿肥规模种植户予以补贴的形式,持续推广绿肥种植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全市项目区绿肥种植面积2000亩,主要品种为苕子和紫云英等作物。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树的固土、保湿、防风沙效果明显,绿肥本身就有固氮作用,能减少农田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李鹏峰告诉记者,对梨园内遍布生长的苕子,他们不用割草机割掉,而是采取以草治草的办法。“作为绿肥的苕子,不仅能改变土壤结构,让原先梨园板结的土地变得很松软,田间蚯蚓也增多了,当梨树最需要肥料时,苕子正好枯萎,此时可以用来遮盖梨园土壤,防止其他野草生长,从而形成一个小小的良性生态链。特别是去年在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时节,林下的苕子更有利于梨树根部保温、保湿、保肥,改善田间小气候,为梨果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李鹏峰说,在大面积种植绿肥的基础上,梨园还积极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每亩梨园撒施5吨商品有机肥,也让绿舟梨园化肥使用实现零增长,为促进基地节水节肥和梨果品质的提升发挥了较好作用。

延陵镇的嘉贤米业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紫云英的规模种植,并尝到了绿肥种植带来的甜头。公司负责人谢桐洲介绍,他们的350亩紫云英在盛花期将全部翻压还田,作为下茬采用稻鸭共作模式栽培的有机水稻基地的肥料。通过二十多年来坚持种植绿肥,培肥了地力,这里的有机稻田已杜绝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农田有机质含量比原来增加了2%以上,更重要的是农田生态越来越好了,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净土。

据市土肥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我市除了推广绿肥种植技术外,还实施商品有机肥购买补贴项目和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今年,全市对粮食及林茶果生产计划推广商品有机肥3200吨,凡种植户购买具有生产资质厂家销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有机肥,财政将每吨给予200元资金补贴。此外,今年我市还在7个镇(区)试点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对网点回收肥料包装废弃物进行适当补助,改善农民以往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随意丢弃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的不良习惯。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