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评 轻信暴富诱惑偷渡出境“馅饼”背后是“陷阱”

 

王昕越

3月20日,安徽合肥某职校3名失联学生被缅甸佤邦移交给中国警方。据悉,4人被网友高薪招聘信息吸引进入缅甸后,3人到电信诈骗集团应聘,因年纪太小被拒(另外1人此前已被劝返),后滞留在酒店直到被当地警方发现。

轻信他人出国务工三月暴富的诱惑,自云南西双版纳偷越国境,四名学生的“暴富梦”其实是一场骗局。3月18日,中国警方在线发文提醒:“警惕前往缅北,因为真实的缅甸北部是犯罪分子生长的地方!千万不要去他们的世界!”明知有风险,却偷渡也要前往,这既是安全意识的薄弱,也是自控力的缺失。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没有努力就被“馅饼”砸到,请冷静下来好好看看,这是一张馅饼,还是一个陷阱。“高薪招聘”“三个月暴富”等话术,其实都是犯罪分子投其所好的钓饵。五花八门的骗术,防不胜防地渗入,涉世未深的学生总会因为无知、善良或是贪婪上当受骗,他们并非没有接受过反诈宣传和安全教育,但侥幸心理或是“赌”一把的想法,最终会让他们偏离航道,被引诱上钩。

不同的诈骗事件背后,是相似的套路和心理攻势。网络刷单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为何这些主要套路学生群体的诈骗屡屡得手?为何事后想想看似拙劣的骗术,在当时就能把人带进坑里?所有人都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如果把这“餐”精心包装一番,贴上“兼职”“刷单”等迷惑人们的条件,很多人就开始对这“触手可及”的馅饼把持不住。归根结底,是利益诱惑使人盲目,只需一点点劳动或者无实际付出,就会得到承诺的那些好处,就会有人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找到了赚钱的“捷径”。其实,世上哪有所谓捷径,不劳无获,唯有实干,唯有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把人生紧紧踩实,才不会掉进万丈深渊。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陷。”毫无成本的机遇,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惊喜,而是应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警笛。学生群体处在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致力于探索的时期,用单纯的滤镜去看待一切是不可取的,毫无保留的信任也只会让我们陷于不利之地。保持理智,警惕不实信息,筑牢安全防线,抵制违法乱纪行为,这是我们应当学会的重要一课。

若是只有饵,鱼无饥,这些陷阱也无法捕捉“猎物”。一方面,学生群体缺乏对社会的客观理性认知,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健全,较少的社会经验让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在校学生更容易被这些利益吸引,渴望凭自己赚取钱财,轻信了“暴富”的噱头。无论是安全意识不强还是自控力较低,这些被骗的案例都警示我们,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和防范意识的加强刻不容缓。

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此次事件中,被骗偷渡的四名学生有惊无险,安全回到了家人身边,却也给我们敲响了安全教育和反诈宣传的警钟。我们要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学法懂法,识破骗局,以社会为最好的课堂,以实践为最好的老师,摘掉不辨真伪“眼罩”,走出封闭的象牙塔。与此同时,各学校也应加强教育引导,宣传正确的法治观,构建全方位的校园诈骗防控网络;有关部门联合多手段监管,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防诈共识,无论是“假馅饼”还是“真陷阱”,都将无处遁形。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