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的农家书屋

核心提示: 为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活动走深走实,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开发区扎实做好惠民工程,推动农家书屋“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开宣

为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活动走深走实,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开发区扎实做好惠民工程,推动农家书屋“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始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农家书屋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形成“队伍强、形式活、内容广、效果好”的农家书屋阅读新模式。

在“活”上动脑筋

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打牢书屋这一服务基点,打造以“百姓名嘴”宣讲进村居的“农家书屋+志愿服务”新模式,把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文艺活动、生活帮扶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融入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多维度、多功能的服务阵地,深受群众欢迎。开发区在宣讲内容贴民心上下功夫,将宣讲内容与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法治文明等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的形式,使宣讲内容更全面、更丰富。

结合“百姓名嘴”宣讲。组织“百姓名嘴”理论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学习宣传二十大会议精神等主题宣讲,不断扩大的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头地边,让全民阅读真正惠及“全民”。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围绕春节、清明、端午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感悟书香之美”系列主题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诗词、制作手工等形式,分享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阅读品牌。举办“贯彻二十大阅享新征程”农民读书节,走进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推广,走出农家书屋服务乡村振兴,全方位营造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

在“管”上出实招

为了防止重建轻管,确保农家书屋建设取得时效,开发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和使用上力求规范化,努力做到建成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规范日常管理。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图书借阅制度》等,配发各村(社区)并实现制度上墙。在书屋的开放时间方面,要求各村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设定开放时间。

注重业务培训。开发区重视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都开展一次集中培训,2022年邀请市图书馆老师王沛玥对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展集中培训,对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过程进行详细讲解,提高管理员的责任意识与业务能力。同时,根据管理人员流动等实际情况不定期举办培训,推动管理员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强化督查落实。开发区将农家书屋建设和运行作为各村、社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定期对各村、社区书屋的借阅、管理、使用及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确保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

在“人”上下功夫

基于“一老一少”的阅读现状,开发区将主题阅读与分众化阅读相结合、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相融合,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积极打通全民阅读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红色阵地基础牢。结合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开发区每个农家书屋设立“学习专栏”,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童心向党共成长”“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30余次,通过党员群众分享红色书籍、宣讲红色故事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植入群众血脉。

宣传方式花样多。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宣传集市活动,推广“书香曲阿全民阅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大家每天阅读一小时;启动“护苗计划”,聚焦青少年网络文明建设,开展线上线下网络文明宣传教育,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线;阅读推广人走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民阅读+理论宣讲”主题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让群众能理解、易接受。

分众阅读效果好。不断增加农家书屋内儿童绘本、青少年读物等书籍数量,此外,联合学校,开展了诸如“学习党的二十大童心向党共成长”“书香润童心‘悦’读伴成长”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和校园,体验阅读之美。

农家书屋是快速提升村民群众文化素质、传播先进科学理论的主要阵地。从“建书屋”到“种文化”,从“传知识”到“育新风”,农家书屋“牵手”新时代文明实践,以读书涵养文明,以读书陶冶情操,以读书促进志愿服务,产生了读书与文明实践互促、共融、俱进的良好效果,既涵养了心田,教化了人心,又淳朴了民风、富足了精神,也助力了乡村振兴,同时更擦亮了“书香丹阳”的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