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亦知心底事

核心提示: 丹阳小城的东北角落里矗立着一座小山,说它小,却是方圆百里之内不折不扣的最高峰。

■刘圆娟

丹阳小城的东北角落里矗立着一座小山,说它小,却是方圆百里之内不折不扣的最高峰,归属于宁镇丘陵余脉,这几年丹阳利用地理优势打造一座水晶山旅游度假区,闻名遐迩,游客如织,口碑极好。

周末我和家人经常驱车来到水晶山体育公园爬山,锻炼身体,沐浴着金灿灿的阳光,一路上清风摇曳,树影婆娑,山花烂漫,放松心情的同时还能寻山访水,感受水晶山民俗和古老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

山骨清奇,水脉丰饶。

我一口气爬到山顶,居高临眺,那些周遭的市镇风景与远处灰蒙蒙的地平线尽收眼底,一边欣赏小城的玲珑别致,一边感慨回忆,无意中仿佛叩开了尘封已久的往事。

小时候水晶山这边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四周散落着一片片朴实无华的江南小乡村,学校里老师组织学生春游,有人提议来水晶山爬山。

我提前一天去小超市买了面包干粮,带上水壶,满心期待,老师带队出行,同学们骑着自行车,井然有序地尾随在老师身后,一路上欢声笑语妙语连珠,充满了质朴的喜悦与昂扬气息。

来到水晶山脚下,我昂起头望着高不可攀的山坡,稚嫩的心灵被这座不算险峻的水晶山震撼到,在同学眼里,这就是丹阳的最高峰,也是我们需要攀登折枝的小小征途。

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立即奋力攀爬,我不甘落后,使出吃奶的劲儿在周围同学的吆喝声中不顾一切地向上冲,向上冲,不敢有半点懈怠,偶尔低下头去,就见山脚的野草杂树与那座采石留下的深蓝色湖泊,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矮。

直到山顶,我累得喘不过气来,扶着腰一屁股坐在山顶草地上,迎面吹来的春风拂过脸颊,留下一阵清宁舒适的感觉。

擦干热汗稍作休整,我们坐在一起分享干粮,有几个同学带了方便面,就地取材烧水煮面,锻炼之后肚子饿得很,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水晶山野趣盎然,山谷里遍地野花,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株形状奇特的老树在山谷里迎风招展,就像水晶山身体里一枚陈年积攒的印痕,开着鲜艳的花,透着春暖的气息,让人怦然难忘。

下山的时候老师亲自带路,带我们九转十八弯,穿过曲折逶迤的小路,路边杂草丛生,有香气馥郁淡白可爱的野蔷薇,给同学们的爬山之旅增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明媚飞扬之色。

天边薄暮,踩着烂漫的夕阳,一路欢歌回家,那些年少青葱的心思就这样挥发在水晶山纯净灵动的空气里,散作云,化成雾,落如尘。

读初中的时候,学校屡次组织春游,同学们对水晶山的风景念念不忘,一致要求去丹阳最高峰爬山,赏景,游玩,驻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水晶山没有那些雄山高岳的奇崛恢弘,在丹阳这座江南水城里,却是一枚独特的地理标志,也是无数丹阳儿女心目中的最高峰。

登上它,就像居高临下,俯瞰尘世,吹着山顶的春风,沐浴着阳光,草木葳蕤风水清雅,那一刻,仿佛与群山欢喜相逢,感受到小城深处热烈澎湃的脉动,与高歌奋发的丹阳,与清丽脱俗的水晶山融为一体,矗立在天地间,化为一缕连绵不绝鼎盛相续的香火。

旅途一直往前延伸,几个同学相继考上大学,那样意气风发的人生,那段奋力攀爬站在水晶山顶俯瞰丹阳小城的难忘经历,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带给我们丰沛的生命感触与难以磨灭的记忆之美。

时光猝逝,回到跟前。

每逢周末或者假期,我跟家人安排行程的时候,总是忘不了水晶山,哦,如今它有一个更潮流的名字叫水晶山体育公园。

西边有丹阳新晋的文化地标天地石刻园,东边有一瓣莲香历史悠久的古刹白龙寺,周围散落着农家乐和生态庄园,真正迎合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农村治世理念。

爬山健身之后,可以去山脚下的农家乐里买两只走地鸡,买几箱绿色生态的草鸡蛋,去集市上买一些农家自产的山芋玉米,再去不远处的白龙寺里上柱香,诚心祈愿,缘泽绵长来年好福……

一路上都是色彩鲜丽日益发达的村镇风景,与小时候的盎然野趣比起来各具特色,道路指示牌上画着硕大的导航位置,来水晶山自驾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个个精神焕发生机昂扬,爬山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丹阳人注重健身和文明健康的时代风貌,可见一斑。

苍翠的水晶山上,鸟雀在山石的缝隙里筑巢,林子里经常可以听到小雀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山石合抱之中,那座深蓝色的湖水涟漪荡漾,与山色相映,与往事唱酬。

爱上烟雨蒙蒙江南小城的你,又怎么能忽视这座风骨苍秀的水晶山?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