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53名智能农机操作工学员“结业”

核心提示: “智能农机麦田春管显神威,如今规模化种粮越种越潇洒了!”3月8日,在珥陵镇丈山村文龙家庭农场一方绿油油的小麦基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施肥作业。

培育智能农机应用人才 助力“无人化农场”建设

全市153名智能农机操作工学员“结业”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新辉) “智能农机麦田春管显神威,如今规模化种粮越种越潇洒了!”3月8日,在珥陵镇丈山村文龙家庭农场一方绿油油的小麦基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施肥作业。站在田埂边遥控指挥无人机的农场主庄文龙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他参加市里组织举办的智能农机操作工培训后,自身的农机技能水平特别是智能农机的操作本领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年,我打算添置一台无人插秧机,推动农场水稻机插的智能化作业,让机插秧更加省力省工。”

为高质量推进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3月1日~3日,我市借助镇江航空教育小镇组织155名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全市智能农机操作工培训。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如此规范化、专业化培训智能农机操作工,在全省也不多见,这是丹阳市面向“十四五”,把“人才强机”作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的战略之举,也是为全市无人化农场建设与智能化农机发展储备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有效之举。

此次智能农机操作工培训以培训技能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按照无人化农场建设耕、种、管、收四大环节要求,重点进行无人植保飞机、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等四大类多品种智能农机的操作培训。市农机推广站专门将参训学员分成四组交叉进行实操培训,并通过购买服务、联合培训机构、农机企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机智能服务型人才培养,提升实训效果。小丫家庭农场主魏国良是丹阳开发区前马陵村一位新型职业农民,他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用手机遥控着无人联合收割机前进、后退、转弯和割台升降等一系列作业操作。魏国良兴奋地说:“这次培训深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智慧农业生产的信心。”另一场地上的一台无人插秧机前,指导老师指导学员先看操作演示,然后由学员有序接过手机遥控,逐一进行操作,甚至还有农机操作工跟着老师登上无人收割机驾驶室,询问北斗导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整个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学员们轮流互动交流,受益匪浅。

“农业生产走向无人化、智能化是现代农业的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强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司徒镇天源家庭农场主韦江秋对无人化农场有着很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天源家庭农场现有粮田经营面积500多亩。这几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各类农机应有尽有。去年下半年,借助无人农场示范建设项目,农场又投入80多万元添置了1台无人拖拉机,2架无人植保机,1台无人插秧机,1台无人收割机。“在今春的小麦拔节孕穗肥撒施中,1架植保无人机每天能完成300亩小麦的施肥任务,比以往田间用的撒肥机功效提高了3倍,而且作业中不用再为碾压麦苗而担忧了。”韦江秋透露,下一步,他将扩大农场的种粮规模,同时在服务周边农户上创出一条农机无人化、智能化作业的增收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助力。

据了解,此次参训的155名智能农机操作工学员,有153人通过考核,合格率98%,受训学员满意度达到99%。丹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为培育好智能农机应用人才,助力“无人化农场”建设,今年,我市在去年底已建成4家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的基础上,将以点带面发挥“无人化农场”的示范带动效应,力争新增5家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推动丹阳这个苏南地区唯一的粮食生产大县朝着耕、种、管、收四大环节的无人化、智能化操作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