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柳绿

■尚庆海

记得儿时,村里到处都是柳树。惊蛰过后,柳树的枝条慢慢变得柔软,枝条上拱出毛茸茸的嫩芽,春风吹拂,细长的柳枝飘飘荡荡,像少女的秀发随风飘逸,把初春的乡村装扮得格外迷人。

等柳芽变成细长嫩绿的柳叶,母亲拽着枝条,撸下来半篮子柳叶,用热水焯一下去涩,加一点食盐、香油,调拌一下,一盘春味,油亮碧绿,令人垂涎。

春雨霏霏的日子,母亲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河边地头。柳树宜栽,好活。母亲说柳树浑身是宝,要多栽柳树。

母亲还会用柳叶做柳叶饼。把洗净的柳叶拌上面粉,少许食盐,和成面团,擀成薄饼,小火,放鏊上烙,烙至两面金黄,就熟了。放到鼻子下面深嗅,一丝特别的清香直入肺腑,细嚼慢咽,更是满口溢香。母亲用嫩柳叶调馅包的包子、饺子,咬一口,散发出的那种独特迷人的味道,叫人欲罢不能。

柳叶泡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还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记得那时候我放学回家,桌子上永远都会放一杯柳叶水。用柳叶水泡脚,有抑制和缓解脚癣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散寒的功效,每天晚上睡觉前,母亲都会督促家人用柳叶水泡脚。

祖父还在世的时候,每年春天都会用嫩柳条编柳框和柳条篮子,拿到集上换钱,补贴家用。秋天的时候把收拢来的柳叶喂牛、填牛圈。而对于我们孩子来说,用取之不尽的柳条拧柳笛,编柳环帽子,是最大的乐趣。拧一口袋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柳笛,戴着柳环帽子,呜呜呜的柳笛声,把童年的春天吹得异常欢乐。

大哥结婚的时候,父亲把房后的几棵柳树刨了,给大哥盖婚房,打家具,剩下的柳枝、柳根烧火。故乡的柳树像榆树一样不起眼,却给予了村里几代人不尽的“财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是一年春柳绿,想起这首《咏柳》,低声吟咏,故乡那些婀娜多姿、枝叶婆娑的柳树,穿越时空,在我眼前轻轻摇曳,勾起了我绵绵无尽的乡思。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