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胞弟步玉鼎

核心提示: 2022年11月3日下午2时许,我刚午睡起身,大女儿小萍告诉我,刚接到电话,叔叔去世了,不由悲痛之情油然而生,种种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

■步玉庭

2022年11月3日下午2时许,我刚午睡起身,大女儿小萍告诉我,刚接到电话,叔叔去世了,不由悲痛之情油然而生,种种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我为失去胞弟痛心疾首。

我们的老家在西门外后河阳村,父母亲生我们兄弟三个和一个妹妹,我是老大。当年父亲在县城开肉店,家住在老西门大街牌楼南边豆腐店后面的大院子里。我们都出生在这里,父亲在店里做生意,母亲在家理家务,照顾我们几个孩子,我记得那时家中还雇用了一个从东北逃荒的姑娘在家里做保姆,一家人生活还算幸福美满。

新中国成立后,老家分到了一些田地,父亲将母亲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起迁到老家去种田,住在我家以前的老房子里,我和父亲两人留在县城开了一个熟食店为生。当时生活艰难,我初中尚未毕业就失学在家,帮助父亲做事,母亲一个人在农村,既要每天出去干活,还要照应三个孩子,供养他们上学,就这样一家分在两地过日子。二弟在固村中学读书,之后在省丹中读书,他年轻活跃,多才多艺,是学校的文娱骨干,春节期间在村里搞宣传队,演出“沙家浜”“双推磨”等戏剧节目,深受村上人的欢迎,至今村上的同龄人还留有深深的印象。初中毕业后,家中实在负担不起,但他学习成绩优秀,如不继续上学,就会耽误他的一生。如此境况下,经人介绍,二弟就入赘同村夏金坤家做招女婿,他家生活条件好,由他家继续供养二弟读书。二弟省丹中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徐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丹徒县大港中学做老师,以后又调到宝埝中学任教。上世纪70年代末才调回丹阳。开始二弟留在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之后调到省丹中任高中部英语教师。由于他工作勤奋,教学严谨,深受学生们的崇敬和领导、同事的认可,被提拔为外语教研组的组长。在省丹中多年,二弟坚持三尺讲台育英才,一支粉笔写春秋,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我记得在去年省丹中校庆时,在英国的博士教授孙彤女士写了一篇贺校庆的文章,文中特别提到不忘当年步玉鼎老师的谆谆教诲,关爱培养。

这辈子,二弟诚实待人,为人和善,淡泊名利,心静如水,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舍不得花钱,像我父亲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在物质上甘守清贫。如今玉鼎胞弟驾鹤仙去,但他一生高风亮节,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家庭家人也是关怀备至。他的这种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