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爱好者”王东升:阅读是我的精神食粮

核心提示: “阅读就跟吃饭穿衣一样,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王东升说道。

王东升在阅读。记者 云莹 摄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覃洁

云阳街道振兴路社区居民王东升是一位“写作爱好者”,从年轻时参加工作起就笔耕不辍,经常向《丹阳日报》《镇江日报》等报刊投稿,退休后他不仅没有停止创作,还把更多的时间投入阅读中。阅览新闻、赏析作品、写作抒怀,几乎是他每天的必修课。“阅读就跟吃饭穿衣一样,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王东升说道。

73岁的王东升2012年从珥陵广电站退休,此前他曾在珥陵镇政府办公室、珥陵镇工业公司、珥陵农经站等多个基层单位工作过。丰富的工作经历让原本就爱好写作的王东升找到了创作的源泉,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常让他有感而发、挥笔写作。“大约从1989年《丹阳日报》复刊后,我就经常性地写文章投稿。”王东升说,从那时起他工作以外的时间就被读报和写作占据了,他有时写一些针砭时弊的评论性文章,有时会立足本地实际写一些报告文学性质的稿件,还有时会参加报社组织的主题征文比赛,得到名次的同时还能收获一笔奖金。但那些刊登他作品的报纸他都没有收集,如今也无从找起。“现在想想有点遗憾,但当时年轻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写出来、见报了就完了,没有统计篇目、数量,没有留底也没有收集报纸。”不过家中还留有的厚厚一沓荣誉证书,是对王东升这些年坚持写作的肯定与见证。

退休后,恰逢智能化大潮席卷,王东升顺应潮流换了智能手机,注册了微信号、今日头条号,学会了用手机阅读与写作。“其实,阅读、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只不过现在把这个爱好从纸质媒介转向了电子媒介。”王东升觉得用手机阅览新闻、记录所思所想更加便捷、高效,他每天和手机亲密接触的时间有五六个小时。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出门晨练后回家吃早饭,之后便进入了阅读时间。8点一到,他准时打开《丹阳日报》电子版,了解市里发生的大事、社会生活新动态,阅读副刊《玉乳泉》的文章,之后便打开今日头条APP,浏览时事要闻和各地的奇闻轶事;上午10点多,放下手机,给准备午饭的老伴打打下手;中午吃过午饭小睡一会儿,下午1点半起床,有时在手机上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有时灵感来了就直接在手机上码字;3点来到华南桥附近的公共绿地,和以前的老邻居们谈天说地,彼此传递新闻信息,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时事的看法;晚饭后观看《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节目,看完后准备休息就寝。“我现在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不然身体吃不消。”王东升告诉记者,他退休那年做过心脏手术,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再加上白天阅读、写作耗费不少精力,所以他每天都早早入睡,给身体充电。

在保持高频阅读的同时,王东升对写作依然充满热情:“去年一年零零散散写了几十篇文章,有的发在微信群里,有的发在头条号上,大多是受到时事触动,有感而发之作。”去年11月中旬,丹阳突发疫情,形势严峻。看到丹阳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看到身边的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辛勤付出,他写道:“丹阳的疫情,犹如今天早上的雾霾,笼罩在百万曲阿人民的心头……有领导层日夜运筹帷幄坐镇指挥,有社区及所有基层工作者忘我的辛勤操劳,有白衣战士和各条线志愿者的坚守岗位、随时待命,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的防范意识,云开雾散,我们翘首以盼学生时代最怕的那个‘0’一定会早日到来。”这篇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短文发出后,收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他写下《“八一”随笔》一文,从疫情落笔,回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部队生活,祝福老战友们“健康就是财富,长寿才是赢家”。他写道:“虽然有的战友经历了人生的迷茫,遭遇了命运的失意,人活一世,难碰一条路是平坦无阻的,我们仍然要活得从容淡定,活得坦然潇洒;虽然不少战友一路走来风生水起,一辈子都熠熠生辉,但是褪去光环,仍然一介布衣,我们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有宝刀不老、老骥伏枥的状态足矣!”短短一段,其达观的人生态度已可见一斑。

今年是王东升入伍55周年,原本和战友们相约了要聚会,但考虑到疫情传播因素,聚会日期迟迟不能敲定。“虽然暂时聚不了,但我想着写点什么给战友们,也给我自己,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他写下了散文诗《无悔当兵——入伍五十五周年感怀》,回顾五十五年来的春秋冬夏,感怀时光将青丝染成了白发,自己也从古稀走向耄耋,依然无悔当兵不负韶华。“初稿已经写好了,我打算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向报社投稿。”王东升说道。

王东升的老伴鲁小玲也是一位阅读爱好者。和王东升不同的是,她更倾向传统的纸质阅读,时常阅读社区居委会送来的《丹阳日报》《镇江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了解本地和国内外大事小情,丰富了精神世界,充实了退休生活。

“其实,阅读就是我们的个人爱好,从浅层次来说,是我们打发时间、自我消遣的一种方式;从深层次来说,阅读让我们葆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让我们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到思想上不落伍、和年轻人有共同语言,话能讲到一处去。”王东升如是总结道,鲁小玲在旁颔首赞同。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