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
图为殷显春巡查三城巷南朝石刻。 记者 马骏 摄
万善塔下,古运河边,丹阳,曾是李白笔下“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的繁华富庶之地,也是邵彪心中“草深张祜宅,花暗许浑桥”的文化之邦。丹阳有着6000年文明史、近3000年建城史,享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其中,吴文化、齐梁文化更是璀璨无比。数千年来,岁月在这座江南小城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季子挂剑、梁武用贤、陈东上书、凤子美育……道不尽的丹阳故事背后,是上百处珍贵的文保单位。它们纵跨千年,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每一次迈进与发展。而在这些文物古迹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文保工作者。来自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科的殷显春就是其中一员。
“这是警钟楼,那边是正仪坊、林家大院、胡家大院……都是文保单位。”走在西门老街,殷显春将老街的历史娓娓道来。2021年下半年开始,市政府实施西门大街片区拆迁改造项目。征收工作基本结束后,便是老街修缮改造工程。“这里除了一些文保单位,还有众多人去楼空的老建筑。这段时间,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里,夜里潜进来,偷偷利用探测器进行金属探测,企图寻找并挖走可能存在的地下文物。我们做了很多防范措施,拉横幅、张贴告知书、加强巡查,这里的文保形势才渐渐好转。”在殷显春心中,文保工作是一份讲求责任感的工作,做多做少全凭一颗心。
多年来,坚守在古城保护的第一线,殷显春用脚步丈量着丹阳古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着古城纹理,保护着文物遗产。
三封书信,开启漫漫文保路
“每一处文物都有一段深厚的历史,诉说着丹阳的过去。”殷显春从小爱好历史和收藏,而对于文物古迹的着迷得从大学时代说起。“那是1998年的一个假期,我和几个同学去苏州同里古镇旅游。”殷显春回忆道,古镇园林式的建筑,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让他震撼不已,“我那时就想着,我们丹阳应该也有不少这样的老建筑吧。”于是,回到丹阳后的殷显春从同学那里借来相机,骑着自行车满城转,还真找到了不少老建筑,如康有为题匾的“润庐”、有着精美木雕的陶家大院等等。回想起来,尽管那时的殷显春还是文保工作的门外汉,但却像文保员一样做起了文物普查工作。
在“普查”中,殷显春发现,一些老建筑缺乏有力保护,甚至面临被拆毁的命运。于是,他萌生了呼吁保护老建筑的想法。1999年,殷显春写下了三封书信,分别寄给了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市政协主席。“信的内容是我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提出要加强保护咱们丹阳老建筑的建议。”殷显春说,“后来,我收到了市领导的回信,肯定了我对于保护家乡历史文化的想法,这让我备受鼓舞。”让殷显春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当他成为丹阳日报社的一名新闻记者时,他无意间得知,当年市领导对于他的那封信,对当时的丹阳日报做了有关批示。
回想过往,殷显春觉得,他的文保之路正是从那时开始的。二十多年来,殷显春关注最多的一直是文物古迹的发掘与保护。三年前,殷显春从丹阳日报社来到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从宣传呼吁到参与管理,殷显春从文保工作的幕后走到了台前。
巡查疾呼,奔走在文保一线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江南小城丹阳,有距今1400多年的‘南朝十二陵’。南朝齐、梁两代皇陵石刻仅见于丹阳。陵墓前的天禄、麒麟等石兽雕工精湛,精美绝伦,与北方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一道,代表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开发区三城巷的南朝石刻前,殷显春向管理员介绍这些石刻的重要性,再三拜托他们千万细心“照看”。
2017年,殷显春成为市政协委员后,借助提案和社情民意积极参政履职,对文化遗产保护更加不遗余力。这些年来,殷显春建议大力推进南朝帝陵石刻申遗;建议强化西门老街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建议打造夫子庙——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建议抢救性保护利用老火车站旧址;建议重建乾隆行宫三义阁;建议保护金台寺旧址;建议合理发展利用张家大院……在殷显春的努力下,很多文保工作被引起重视,很多文物古迹得到了妥善保护。“文保这条路很漫长,也不好走,但必须得有人去走。我不会改变初心,在很多人眼里,我就像一个文化遗产的守望者。”殷显春看着眼前的南朝石刻说道。
“现在,我们丹阳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此外,还有近年来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52处。”对于丹阳的文保单位,殷显春如数家珍,“这些文保单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产权复杂,保护管理难度大。如何加强保护利用,让它们焕发出时代的新光彩,提升城市软实力,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保护非遗,赓续传统文脉
除了以文物管理者的身份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之外,殷显春还有一个社会身份——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一身份也让殷显春承担起了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以及保护非遗的责任。“民间文学主要就是我们丹阳非遗的传说,比如说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而民间艺术的门类就比较多了,例如舞龙、舞狮、木雕、泥塑、面塑等等。”殷显春说,“做好传承的同时,也要做好推广。这些年,我们有意识地组织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工作者走进学校,对孩子进行辅导。我们的民间艺术来自基层,我们也要把它送到基层。现在,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民间艺术传承队伍,让民间艺术始终能够后继有人,这还是很可喜的。”
“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的初心使命,从一个文史爱好者、文保志愿者到现在走上专业岗位,从未改变,那就是要保护好我们丹阳的文化遗产,世世代代能够传承下去。”殷显春说,“文保的道路曲折漫长,我们保护昨天,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未来,我会继续当好我们古城保护的先行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