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闲语
特长可以创造加长版的辉煌人生
周竹生
据报道,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一学生摘得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桂冠,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新闻报道的标题是:高校学生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误差不超过1毫米。
夺人眼球的标题,国际大赛的桂冠,用于激励当然更是告诉人们技校生照样可以为国争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件事做到极致都不平凡。除此之外,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育之中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
全面素质教育首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在实践中,在很多地方,传递到教师那里就会成为数理化外语门门功课一门都不能落下的全科教育,传递到家长那里就会成为琴棋书画的全才教育。暑假里我接触一个学生,他妈妈给他安排的补习补练就直接排成了课表,上午去东门学数学、外语,下午到南门拉二胡,去西门学拉丁舞,晚上再到北门学绘画,在东南西北奔波的间隙中,还要请我给他看看作文。
我说先不看作文,我先问你跑得过来吗?其实这是多此一问,因为就像在假期里那些东奔西走的孩子一样,不是他们要走,是他们的父母非得要他们奔走。我真想不明白,他们学得过来吗?要学那么多干吗?
有一个段子从侧面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个段子确实是一段一段的:给艺考生们说一下目前就业趋势,表演——密室剧本/NPC,播音——带货主播,声乐——教小孩儿,器乐——教小孩儿,舞蹈——教小孩儿,编导——给上面五个拍抖音。
调侃仅是借艺考作为调料给笑话加点料,绝不是去笑话或者贬低艺考和艺考生,我倒是希望艺考生中多出几个吕凤子和闵慧芬这样的大师。我想说的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固然要坚持,这是原则,也是方向,更是普遍要求。但是真正全面发展的全才难得,术业有专攻,与其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不如有所侧重,择其一项,扬其所长。
都说技多不压身,但是我认为技多会弯腰,样样都学会累弯了腰。素质教育中也要重视特长教育,从小观察,从小选择,从小培养。从兴趣爱好中寻找所爱,从禀赋擅长中寻找所长,然后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练习,以“铁杵磨成针”的功夫使之成为特长。
特长具有相对性,相对于自己,人的一生,总要有点所爱所长,不能一无所长。古人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重琴棋书画教习,现代人吹拉弹唱舞,相对于他人,有没有一样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精通或者擅长,能够非你莫属,能够让别人甘拜下风?有了就是独步武林,称雄江湖,一招鲜,吃遍天。
人才是宝贵资源,也是紧缺资源,物以稀为贵,才以少为宝,如果遍地人才,也就成了大白菜。对人才的定义和理解要改变,偏才、怪才、歪才也是人才。就算没有什么才,有力气、肯卖力、能动手的人,也是人才。
未来社会,什么人最紧缺,最能挣钱?爬得最高的人。我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几十米上百米的高压电线上,工人在行走,在施工,在维修,在上面吃饭,在上面午休。我在想,是会飞的鸟儿也不敢久留的地方,是我们看了也胆战心惊的地方,他们练出了一身胆艺。没有他们的艺高胆大,特高压的西电东输北电南送就有点难送。钻得最深的人。自来水管道等地下管线坏了,停水停气通信中断,要不是那些外包工农民工兄弟到泥水坑里抢修,你想在滴水成冰的大冬天开着空调躺在被窝里刷抖音绝不可能,你在被冻得簌簌发抖倒是有可能。在一线建筑工地、施工工地,造高楼的,建大桥的,铺设铁路公路的,总有一些干着最苦最累的活的上了年纪的人在辛劳。这一批人干不动以后他们的接班人在哪里?那些有经验有技术,能吃苦耐劳,关键时刻上得去的熟练技术工在哪里?
有技术专长,有吃苦精神,把设计大师描绘在图纸上的宏伟蓝图变成了大国重器、大国工程。虽然大桥大楼大电站大车站大机场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有他们的功劳,都是通过他们的双手托举双肩硬扛才矗立起来的,这是中国制造的中流砥柱,是基建狂魔之国的魅力之手。“双有”型劳动者还不单单是一般的建设者,他们是现在尤其是未来最紧缺的人才,是国之鲁班、李冰、李春、蒯祥。
无论清华北大生,还是蓝翔青鸟生,走向社会就是凭本事吃饭,凭特长发展。以特别的爱打造特别的长,特长可以让你的发展之路特别顺畅长远,创造加长版的辉煌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