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匠壮春林:用一针一线“缝制”平凡人生

核心提示: 裁缝,几乎是与服装同时诞生的职业。上世纪80年代,裁缝是街头巷尾最常见的身影,为人们量体裁衣。如今,城镇和农村只有少数的裁缝承揽撩边、换拉链、修补等活计。他们默默坚守,以拾遗补阙,维持生计。今年76岁的壮春林就是其中一位。

图为壮春林用老式缝纫机修补衣服。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裁缝,几乎是与服装同时诞生的职业。上世纪80年代,裁缝是街头巷尾最常见的身影,为人们量体裁衣。如今,城镇和农村只有少数的裁缝承揽撩边、换拉链、修补等活计。他们默默坚守,以拾遗补阙,维持生计。今年76岁的壮春林就是其中一位。

在开发区大泊集镇的闹市里,藏着一家仅有十多平方米的裁缝店。不起眼的装修、简陋的招牌,但奇怪的是,这一带的人几乎都知道它的存在。壮春林是这家裁缝店的店主。店铺中,各式各样的布料和已经做好的衣服挂满墙面。一张裁剪布料的工作台板,几台缝纫机,熨斗、米尺、剪刀、顶针摆放在顺手的位置,大部分工具已经陪伴壮春林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每天,壮春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画线、裁剪、锁边、缝纫、钉扣、熨烫等工序。

壮春林的裁缝店位置虽有些“隐秘”,但来找他修修补补的顾客却不少,排队等候的场景也很常见。壮春林时而起身接待,时而坐在缝纫机前忙活。细密的针线快速地从壮春林手中穿过,落在修补的衣服上,变成平整的针脚,再经过锁边、缝纫,不一会儿,修补一新的衣服就重新“亮相”了。

壮春林19岁开始学艺做裁缝,至今已有57年。一张一合的裁剪、一针一线的缝补,依靠着这门手艺,壮春林可以孝顺父母、帮衬手足,再到后来成家立业。

“在我年轻的时候,裁缝还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活计。七八十斤的机器和各种工具一肩挑,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做裁缝的前二十年里,几乎每天如此。”壮春林还记得,有天晚上下大雨,他连人带机器不小心摔进了路边的稻田里,一身泥巴。

“做裁缝很辛苦,忙碌的时候,早上六点起床做两件衣服,之后便去顾客家里做,晚上回来接着做,一直做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才肯歇下。一盏煤油灯,陪伴那个年代的裁缝走过了无数个夜晚。”壮春林说,“不过,在那个年代,学艺做裁缝的人可不少。原因很简单,那时候,裁缝一天能赚一元两角钱,而同一时期在田间地头埋头耕作的农民,一天最多不过赚三角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处都是服装店。商场、网店里,各类服装不仅款式、颜色多样,还方便挑选。但壮春林觉得,传统裁缝店仍然被需要,“上千元的衣服,拉链坏了难道就不穿了?子女为父母在网上买的衣服,有些不合体就不要了?对于那些上了年纪,习惯了俭朴生活的顾客来说,裁缝的针线活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作为裁缝匠人,壮春林深深地明白,每件服装的裁剪必须全情地投入才能赋予其生命。为了追赶上每个阶段的流行和时尚,壮春林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的状态。

尽管当下机器代替了手艺人,裁缝几乎被边缘化,很少被人提起,但这并没有动摇壮春林的初心。虽然钱挣得越来越少,但壮春林每天照旧踩着缝纫机,从早忙到晚,“哒哒哒”地缝制着内心深处那份不灭的情怀。对于裁缝这个行业,壮春林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那已经是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变迁,裁缝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走进了记忆的深巷。流水生产线,让量体裁衣成为老一代人的回忆。但在缝纫机的声响里,壮春林总觉得,时光不老,岁月静好。平铺直叙的生活,对于经历过贫穷和艰辛的壮春林来说,却特别珍贵。也就是靠这一份勤劳,壮春林用双手养活了一家人,在平淡中坚持了五十余载。

在壮春林的世界里,衣服破了可以补,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慢慢品,而一门手艺需要一生去沉淀,方能看到星河浩瀚。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