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辛志樵展示他种的豇豆。记者 姚磊 摄
本报记者 姚磊
近日,云阳街道南三环桥东林枫果园辛志樵种的25亩豇豆卖火了,身为“夏日菜”的豇豆在10月份还能如此畅销,令人啧啧称奇。记者前去采访时,辛志樵正在采收当日的豇豆。他告诉记者,眼下这一茬豇豆是10月10日起开采的,平均每天能够销售400多斤,预计可卖到12月。
关于辛志樵,本报曾报道过他种西瓜的故事,老家在浙江台州的他携一家子来丹生活已有十余年,西瓜、香瓜、草莓、南瓜等果蔬他都会种,豇豆也是其中之一。“我这儿的豇豆一般是在部分大棚的西瓜下市后才开始种植,因为有设施保障,这里每年能产两茬豇豆,时间上足足跨越整个下半年。”辛志樵向记者介绍道。
在辛志樵的设施大棚内,记者看到,2排农作物钢架齐整整地摆在过道两侧,上面爬满了2米多高的豇豆。在长而尖的叶子下,一根根70厘米左右的豆荚长得粗壮有力、光滑顺直,颜色翠绿鲜艳,且没有鼓籽。如此优异的品质,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里的豇豆卖得如此之火了。
“豇豆要想长得好,全靠管理跟得上。”辛志樵一手捧起一束豆荚,一手指着告诉记者,种植豇豆,搭架、引蔓、肥水、整枝、治虫等步骤一样都不能马虎,否则“木桶效应”会在这方面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他说,不同于夏季豇豆,秋冬季豇豆更注重对温度的把控,“寻常情况下,温度在30℃左右是最适合豇豆生长的。秋冬季节气温低,只要能够将大棚内保持在这一温度,就能保证豇豆的良好生长,不过,因为日照等因素影响,秋冬季的豇豆产量往往没有夏季高。”
“夏季气温高、光照足,豇豆生长快,平均亩产量可达150~200斤,运往大泊农贸市场后,每斤批发价在3元左右;秋冬季的豇豆平均亩产量只有70~80斤,因此价格贵一些,大概是每斤4元。”辛志樵表示,这第二茬毕竟属于反季节蔬菜,价格稍贵一些,大多数市民是能够理解并且接受的。
令人遗憾的是,今年的夏季并不寻常。说到今年的第一茬豇豆,辛志樵也颇为无奈:“如果没有那几十天的高温天气,我这二十多亩的豇豆还能多收入5万~6万元,眼下只能期盼这一茬多赚一些是一些了。”原来,7~8月连续40多天的超高温天气,不仅让大多数市民感到酷热难耐,也让辛志樵种的豇豆颗粒无收,“那些天,大棚内的温度达到了60℃~70℃,所有豇豆都无法正常生长,全部亏损了大约6000元。”
不过,他也很坦然地表示,从事农业活动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十多年的种植经历已让他的心态更为平和,“我种植豇豆,获取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西瓜地固氮,改善土壤环境,让来年的西瓜长势更好。”采访结束时,辛志樵默默地祝愿,企盼来年的气候能够温和一些,让西瓜、豇豆等都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