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 科学教子 让爱传承

核心提示: 解建平家庭,家住丹北镇埤城村城南9组,家里有五口人。

以身作则 科学教子 让爱传承

——丹北镇埤城村解建平、彭红祥家庭的“最美故事”

本报记者 丽萍 通讯员 丹北宣

解建平家庭,家住丹北镇埤城村城南9组,家里有五口人。

解建平的公公很早就去世了,虽然丈夫有兄弟姐妹,但解建平的婆婆一直愿意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她婆婆经常说:“不管日子怎么辛苦,只要跟我儿媳妇和儿子在一起我就很开心。”

解建平的父亲是军人,出生军人家庭的她一直有着很强的韧劲。这些年,在她和丈夫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女儿也十分的优秀和孝顺。“以身作则,让爱传递传承到下一代是我和丈夫该做的事情。”解建平说。这些年,她和丈夫在生活中互相关爱相敬如宾,从不吝啬爱的表达,夫妻俩对家中老人也是照顾有加,这样的照顾和关爱不仅仅体现在老人生病时,在他们日常的生活起居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老人家的衣食住行都是解建平夫妇帮其弄好,老人家只要出门他们夫妻俩都会轮流接送等。如今,解建平的两个女儿都参加工作了,不管在哪里工作,她们心里总是记挂着家中老人和父母。从小到大,在解建平夫妇言传身教的教育下,女儿们不管自己工作多忙,每逢周末都会抽时间回家陪老人和父母聊天、旅游、逛菜市场和超市等,用行动诠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女儿们常说最好玩的事儿就是经常听奶奶说那些过去的事。例如,她们的父母是怎么认识的?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现在的社会发展是多么的快,老年人搞不懂手机支付和人工智能,导致如今的老人家出门有多难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她们孙辈跟祖辈聊天的话题。

老人经常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北京旅游,去看看天安门,看看人民大会堂再去趟长城。解建平夫妇和两个女儿就将这事记在了心里。2019年,孩子们安排好了去北京的所有行程,在10月份老人生日的月份安排了一趟北京之旅。

回来后她们问老人,为什么这么想去北京呢?老人说:北京这座城市在她们心里不仅仅是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对老人而言包含着很多情愫在其中,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转变,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北京就是她们最能寄托心怀和抒发情感的地方。梦之所及,心之所向。老人家到了北京就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直呼自己这辈子值了!而老人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也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孩子,她们的二女儿在学校里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宣誓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从解建平夫妇的身上大家看到他们以身作则,让爱传递一代又一代,她们夫妻说还要将爱继续传递传承下去,要让他们小家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大家要言传身教将爱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