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丽萍 通讯员 丹北宣
初秋,漫步在丹北镇各乡村和街道之间,道路平坦宽阔,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精心修剪的树木郁郁葱葱,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里,满是沁人心脾的缕缕花香,片片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色泽透亮,与青瓦白墙的房屋、鲜花绽放的庭院相映成景。农户门前篱笆菜园里生机盎然,大街小巷焕然一新,俨然一幅幅错落有致的乡村新画卷。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铺就底色。今年以来,丹北镇持续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生福祉”为目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集镇及乡村环境的提升改造,努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镇村环境,重点以“三举措”扮靓了乡村“颜值”,擦亮了振兴“底色”。
在推动镇村设施焕新颜上,有序推进丹界线丹北段景观提升、胡后线提档升级、丹工路改造等工程,打造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加快埤城、光彩两所幼儿园改造,推进唯益、童兴两条园区主管网竣工,积极谋划三甲医院、丹北高中落地,丹北实验初中校区即将开门迎新。
在推进镇容镇貌大提档上,完善生活垃圾密闭化转运,重要设施环境消杀,确立“大物管”项目发包环卫绿化,强化重点区域巡查防控,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危废行为,狠抓“百吨王”、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开展集镇环境大规模整治34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16起……
“人居环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干、做表率,才能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真正让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实现人居环境长效保持。”丹北镇相关负责人说道。为实现人居环境长效保持,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丹北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建机制、保成效、利长远上找准着力点,夯实辖区人居环境治理成效,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督促引导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确保整治无盲点、无死角、全覆盖、长久净。其中宝山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立了“党员包片”制度,明确每位党员干部在整治中的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整治区域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文明生活习惯,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将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和清洁卫生的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在探索农房改善新路径上,我镇以群楼村郭家塘宅基地异地拆旧建新为试点,盘活闲置建设用地,完善村庄整体环境及设施,新址可安排68户村民建房,整个项目可腾空约35亩土地用于产业项目布局,预计形成收益约700万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高,随处可见美丽乡村新气象。
“现在村里特别漂亮,道路更加宽阔整洁,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村里还有休闲公园供我们游玩,平时还能参加村里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生活很丰富、幸福。”一位村民说道。乡间小道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丹北的变化,让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下一步,丹北镇将以“绿、亮、净、美”为标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持续推动人居环境再提升、整治成效再升级,做到卫生清扫常态化、卫生保持长效化,实现乡村面貌持续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