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炳锁在查看贫瘠地使用有机肥土壤基质后的水稻长势。记者 姚磊 摄
本报记者 姚磊
眼下已进入水稻灌浆结实期,这几天,延陵镇行宫村种粮大户马炳锁也是一着不让地加强水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19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西贺村附近一方稻田里观察水稻长势,“你看这些水稻,底下原先可是实打实的黄土贫瘠地,可经过我用土壤基质进行改造,它们已成为百亩良田,今年丰收在望啊!”马炳锁笑呵呵地说道。
今年60岁的马炳锁开展粮食规模化经营已有二十余年,如今在当地的承包面积超过了600亩。在怎样提高种粮效益上,马炳锁一直在不停地尝试。例如,斥资50多万元购入一整套日生产能力超20吨的大米加工设备,由原来的“卖原粮”转向卖优质稻米,打响了生态大米品牌“行宫丰康”;腾出60多亩地,在周围挖上2米宽的沟渠,通过套养鲫鱼、青虾,实现“一水两用”“一举多得”,走上了稻田综合种养之路。
不过,马炳锁仍然不满足于此,他向记者介绍:“粮食是我的主打产品,农民的效益还是得从这一‘大头’上来。除了提高产量,还可以想办法节省开支,这就不得不提到我的有机肥土壤基质了。”
马炳锁所说的“有机肥土壤基质”,是他多年来立足实践大胆尝试的一种特殊肥料,其基本原料是鸡粪、猪粪、牛粪等农家肥。经过工厂特殊处理后,这些农家肥可摇身一变成为庄稼青睐的“香饽饽”,再按照一定比例与土壤混合,可实现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
“有机肥土壤基质的使用也很简单,在每年小麦收割完成后,就可以铺上一层基质,将其与土壤打碎混合,等待水稻移栽即可。”马炳锁兴奋地表示,经过多年测试,基质下田后,水稻在生育期内便不再需要施肥,直至其收割,且施一次肥可以管3年,在此期间水稻的产量都不会下降。
“你看我左手边这块地,原先是村里最贫瘠的地方,长年荒废,我从村委会处以低价流转了过来,经过有机肥土壤基质的改造,现在已经种上了庄稼,而且长势非常喜人。”顺着马炳锁手指的方向看去,正是他之前观察的那块田。田间除了有一些杂草外,所有的水稻都拔出了长长的稻穗,长得又高又大且十分精神。
说着,他又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一年分稻麦两季,如果是正常施肥,需要500元左右的肥料成本,而改用有机肥土壤基质,平均只需100~200元,这样仅仅是肥料方面便能省下300多元,对于大面积种粮的承包户来说,无异于节本增效了。“而且,有机肥土壤基质下一次管3年,也省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马炳锁说道。
“这一土壤改造方法,我已经将其推广到了延陵镇东皇村等地,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我手头的有机肥土壤基质试点面积已经达到了260亩,下一步准备继续改造200余亩,这样既可响应国家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也能借助生态有机大米进一步打响‘行宫丰康’品牌。”看着田间随风摇曳的稻穗,马炳锁自豪地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