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充电桩前的车位大多被燃油车占用。
公共充电桩旁竖立的提示牌。记者 帅莹 高静 摄
本报记者 帅莹 高静
“家门口有公共充电桩本是件好事,可现状却是根本无法使用。”近日,家住锦尚名都的市民曹先生(化名)向记者反映,称因为燃油车占用公共充电桩车位,导致前来充电的新能源车“有桩难用”。
曹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小区北门的广场上设置了几处公共充电桩,想到不用再为找充电桩而四处奔波,家住附近的新能源车车主都感到很欣喜。“现在想要自己安装一个充电桩手续比较复杂,而公共充电桩随充随走显然要方便得多。”
不过,曹先生有次下班后将车开回小区,准备为车辆进行充电时,却发现一排公共充电桩虽然都空闲,可充电桩前的车位却尽数被燃油车占用,根本无法进行充电。
“停在车位上的燃油车都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没办法通知车主前来挪车,无奈之下我只能去别处的充电桩碰碰运气。”曹先生说,这样的尴尬情况后续又发生了多次。由于小区车辆较多,北门前的车位一直很紧张,无论何时前往,车位总是被停得满满当当。“电动车充电停车位本就‘僧多粥少’,现在车位还总被燃油车长时间占用,实在不太合理了。”曹先生有些郁闷地说道。
15日,在曹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锦尚名都小区,看到了位于北门小广场上的一排公共充电桩。记者注意到,此处共设有4个充电桩,可供8辆新能源车同时充电。虽然车位旁的醒目位置竖立着“快充专用非充电汽车停车将触动拖车警报”的提示牌,但是现场除了两个空车位外,其余6个车位均被燃油车占用,这让一旁的提示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直到采访结束,记者也未见有车主前来将车辆移走。
采访中,小区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每次从这里经过时,总能看到公共充电桩前停放着好几辆燃油车。“旁边的牌子上虽然写着‘非充电汽车停车将触动拖车警报’,但我从来没听到过充电桩发出过警报声,久而久之,燃油车也都安稳地长时间停放在这些车位上了。”
就公共充电桩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北门外广场上的车位由开发商施划,目的是便于周边商铺和小区居民停车。“小区外的车位并不在物业的管辖范围内,因此我们在接到业主反映公共充电桩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的问题后,也只能是以劝导协调为主。”该负责人说道。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负责安装充电桩的港华交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提示牌上的“非充电汽车停车将触动拖车警报”其实只是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实际并未安装警报系统。“我们设立提示牌的初衷是为了提醒车主,希望大家能够将此处的车位留给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对于市民提出的质疑,该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更改提示牌上的标语,避免造成误解。
而对于车位频频被占,充电桩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该工作人员也有些无奈。他表示,由于没有相关规定支持,他们在日常检查中看到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的现象也颇有些无奈。“目前新能源车车主若在充电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行联系燃油车车主挪车。”
其实,对于新能源车车主来说,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燃油车占用公共充电桩车位的窘境。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其他城市在遇到此类困局时,相关部门除了呼吁燃油车车主要自觉停放车辆外,也出台了相应规定,来保障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比如,去年北京市就正式实施了《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提出引导燃油车不得占用充电专用泊位。随后实施的北京市《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也再次强调,燃油车占电动车泊位可加收额外停车费。此外,海口市的一处充电站则利用智能地锁来较好地解决了燃油车占位问题。在充电车位上安装地锁,并配备一个摄像头,当新能源车靠近时,摄像头识别到绿牌,地锁即自动放倒,而当其他颜色牌照车辆试图停车时,地锁就不会放倒,以此来避免燃油车占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燃油车占位这个难题有了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这样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