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永红
小时候,总是无比期待过新年,因为每到这个时候,除了穿新衣,吃年货,放鞭炮,收压岁钱,还有一件我特别喜欢的事,那就是看大人写春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帮村民写春联成了我们家的传统,我印象是从太公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太公出生在清末,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还为村里的祠堂写过匾。才记事的我总喜欢在太公的书房里摆弄他的文房四宝,最初认识春联也是从那时开始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中华第一联太公特别喜欢写,每年都会轮流出现在村里的大门上。如今我珍藏了好多他的书法手稿,饱蘸着书香的泛黄字帖总是不断勾起我儿时的记忆。
我上小学的时候,写春联的接力棒传给了爷爷,而我这个“小书僮”就帮他研墨。爷爷经历过抗日战争,开过油坊,走南闯北,尝尽了生活的苦,他写的最多的就是苏东坡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爷爷写春联的时候,时常会教我一些书法和春联的知识,譬如,要想“安”字好,就要宝盖头小;书法要写出“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的效果;对联要讲究上下联的对仗、平仄等,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书法和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夕中午刚过,村民们陆续过来拿春联,摊了一地的春联顷刻一扫而空,临走时还不忘送上两块糖和几句吉利话。在这甜甜的岁月更迭中,因为有了新桃换旧符而显得更加有年味。
轮到父亲写春联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中了。父亲早年是一名赤脚医生,十里八乡都有名,当过中学代课教师,特别喜欢毛主席诗词。由于平时病历写得比较多,练就了一手好字。春联内容大都是毛主席诗词的集句联,类似“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等等。从那时起,我对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的了解,村里的对联也成了清一色的毛主席诗词。父亲告诫我:学习书法要有耐心,要能静心,守住恒心,法乎其上,天道酬勤,让我受益匪浅。
我工作了以后,每年除夕都要赶回家写春联,午饭碗一丢就赶紧忙活起来,父亲则打起了下手,先帮村民们把春联写好,然后再写自己家的。母亲总是叮嘱我,别忘了自己家灶王爷的那副小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母亲张罗着炒小菜、炸斩肉、包馄饨,满屋子飘香。村里的小孩们嬉戏打闹放烟花,不时有几个窜到家里来围观我写春联,我总是忙不迭地提醒小孩们脚下留神,“别踩脏了对联,有你们家的呢!”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享受着一年又一年为村民们写春联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