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朱正楷正在一丝不苟地修鞋子。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修鞋是一门传统手艺,曾是极具生活情怀的行当,坏掉的鞋子经由修鞋匠之手,就能重获“新生”。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一老行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为数不多的修鞋匠秉着对老手艺的坚持,仍然坚守在街头巷尾。
在双井巷附近,有一处修鞋摊。每天早上,摊主老朱会把修鞋的工具等装在电动三轮车上,从几百米外的家中骑行到这儿。
上班高峰期的马路边,老朱不紧不慢地将他的修鞋摊铺展开。一架用得油光发亮的老式手摇补鞋机,一个装满剪子、钳子、锤子、锥子等工具的老旧工具箱,一旁摆放着鞋底子、鞋油、胶水等小物件,还有一些修鞋底用的胶皮,这些就是老朱谋生的全部家什。
街边角落,老朱的修鞋摊并不显眼,顾客却人来人往。“朱师傅,你帮我修一下这双鞋子,先放这,我明天来拿。”50多岁的赵阿姨丢下需要修补的鞋子,打了声招呼便要转身离去。每当家中有坏掉的鞋子,赵阿姨都会来这里找老朱修补,她周围还有不少人也来这里修鞋。“我到这儿修鞋前后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朱师傅不仅人很随和,而且修鞋技术好、速度快,价格也公道,来修鞋的人就没有不说他好的。”赵阿姨说。
老朱全名叫朱正楷,当年,老朱名字中的“楷”原为“凯”,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身份证上竟成了“楷”。“楷”在名字里有模范、楷模的含义,同时,楷书又是一种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模范,老朱不敢想,但“方正”,老朱觉得很好。老朱将之理解成为人正直,并奉为精神追求。几十年来,修鞋如是,做人如是。
修鞋是门手艺活,入门很容易,但想要做好,需要长时间踏踏实实磨练才行。老朱拿起一只鞋子,左手扶鞋,右手摇轮,补鞋机上的粗针随之快速地一上一下“哒哒”作响,扶鞋的左手配合着上下而动的针转动鞋子。布线、穿孔、接头,一个活计下来得十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既认真又娴熟,十多分钟一只鞋就补好了。“干了这么多年,鞋子拿到手上就知道坏在哪里,眼睛就是尺,该怎么修,心里立刻就有谱了。”老朱头也不抬,专心修着手中的鞋子。
老朱的老家在湖北荆州。25岁那年,他跟着师傅学修鞋,那时候修鞋是个不错的营生。20多年前,老朱带着一家人来到丹阳,仍是以修鞋为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念已经转变,特别是对于鞋子这种消耗品,人们更多的是讲究款式和时尚,往往鞋子还没穿旧就淘汰丢弃了,老朱的修鞋生意自然也大不如前。“补胶5元钱,缝线4元钱,价格最高的是纳鞋底,25元。”老朱算过,现在一天大概修补十几只鞋,能赚六七十元。
时光荏苒,修鞋40多年,对老朱来说,这修鞋手艺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当初学修鞋是为了谋生,那么现在坚持修鞋则更多是为了一份被需要。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还是会有一些中老年人到我这里来修鞋。”有段时间,老朱病了,没有出摊。一些顾客还特意打电话询问情况,生怕他不做了。老朱觉得,这些顾客并非是生活条件差,而是习惯了勤俭节约。
“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老朱心态很好,不过,让他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自己的手艺后继无人。“没人会来学了,我们这一代修鞋匠也许就是最后一代了。”老朱摇头。但他明白,在今天,修鞋匠早已不再是一个收入让人觉得满意的职业。老朱说,虽然现在赚得少了,但也还够自己吃饭,和这些来修鞋的老顾客聊聊天,给他们修修鞋,也就心满意足了。做了大半辈子修鞋匠,老朱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
网友评论